年轻人的第一部粤剧电影白蛇传情戏曲

北京医院皮肤病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5月20日,4K高清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在全国各大影院公映。在此之前,也有部分城市的影院率先做了点映。点映期间,剧院“座满”几为常态,随之而来的则是“好评如潮”。

豆友们纷纷表示:

词曲俱美国粹经典

如诗如歌高级感人

国内外获奖无数

《白蛇传·情》由张险峰执导,国家一级导演莫非担任编剧。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文华表演奖获得者曾小敏和国家一级演员文汝清领衔主演,朱红星、王燕飞联合主演,是国内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

影片在国内外获奖无数,获得包括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金椰奖“最佳技术”、第4届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最佳戏曲歌舞影片”等多项大奖,赢得了众多海内外观众的青睐。

戏曲美学的突破与背离

——评粤剧电影《白蛇传·情》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给观众摄制了一帧帧绝美的水墨画,那里有山有水,有桥有屋,荷叶田田,茂林修竹,云气蒸腾,山岚氤氲,如黛似染,通过一幅幅柔美温馨的画面烘托了白素贞与许仙相遇、相识、相爱、相恋、相守的美好场景。

《白蛇传.情》的剧院版本舞美也十分空灵写意。碍于观众视野的角度和道具的限制,剧院的舞美并不能很灵活地变动以展现每一幕的场景变换,电影完美地补足了这一点,而又保留了以构图和美感为主的写意思路,让人赞叹。那种大片常用的给人感官刺激的镜头却相当稀少,大部分是平稳,恬淡的山水景,显得影片的气质隽永,克制。该片“在画面上融入了宋代美学上所追求的简约、留白及气韵,保留了传统戏曲精髓,也注入了东方美学意境。”诚如导演接受采访时所言。意境,这是中国美学的重要命题,源自诗学,最早见于唐代王昌龄的《诗格》。后来,画论和剧论中也采用了这个词,作为评判艺术作品价值高下的重要尺度。王国维在品评元杂剧时即说:“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而且,他进一步解释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戏剧演出是讲究整体性的舞台艺术,俗称“一棵菜”精神,新式的布景和高超的科技手段应该当仁不让地参与到创作中来。在我看来,关键问题不在“物”,而在“人”,在人的运用之道。物是为人所役使,为人所服务的。从中国戏曲近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机关布景并没有消失于舞台,而是随着技术的革新,以不同形式呈现在舞台上。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的出现,表明借助声光电技术演绎戏曲的介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舞台转向了屏幕,由剧场转向了摄影棚,由一次性的表演转向了可以无数次的拍摄、剪辑、组合,由局部的特技转向了多维层面的综合运用。

在表演艺术中,戏曲的意境美不仅仅体现在剧本中,更应该落实在舞台上。中国戏曲表现意境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靠演员的肢体语言——也就是身段,是融会在唱、念、做、打、舞里面的。另一种是借助砌末——主要的就是“一桌二椅”。传统戏曲艺人靠“一桌二椅”走南闯北,冲州撞府,撂地为场,把“桌椅”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完美,都有它的短板,戏曲舞台上的桌椅亦不例外。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物质条件的改善,舞台设施有得以改善与提高的便利;另一方面,观众猎奇的心理,也呼唤着舞台的革新。

《白蛇传·情》仍然以人妖爱情为主题,爱得惊天动地,撕心裂肺,辅以亲情、友情、悲情、怨情、离情,法亦容情。“情”有层次、多侧面、立体化,是人性的全面爆发。

在这场戏里的主演曾小敏,运用并发展了水袖功,既用它来传情——表达营救许仙过程中爱恨纠葛的复杂感情,也用它来表意——“展现蛇的一个形态”(曾小敏语,见央视版《梨园周刊》),还用它作为武器——与十八罗汉打斗,水袖的功能被拓展了。在舞台演出中,不仅仅是粤剧,诸多剧种的“水漫金山”场面多是既有“武”亦有“舞”,直接的对打则是“武戏”,众多群众演员的“舞蹈”场面则是以虚幻的形式幻化出水族,从而表现修炼千年的白蛇与法海的法术对决。在这场戏里,白蛇与法海的打斗,应该主要表现的不是“斗力”,而是“斗法”,整体的场面应该是给人以灵动的美感的。但粤剧电影中主要是白蛇与十八罗汉,青蛇与众僧的打斗,以及白蛇青蛇与法海的斗法,水族根本没有出现。为了表现各自的法力,画面中出现了滔天的巨浪和万箭齐发的兵刃。这里突出的是“势”,以势压人,而缺乏一种美,灵动的美感。它给人呈现的是武侠剧中的高手对决,快意恩仇。该片毕竟不是武侠剧,它是爱情题材剧目,整体风格应该保持一贯的柔美灵动,而非壮美凌厉。武侠场面的过度夸张,既与剧的整体风格不相吻合,也冲淡了画面的美感,与戏曲美学相背离。不管是舞台演出,还是影视呈现,只要是戏曲,它的最高美学原则都应该是“美”,而不是“实”,画面应该呈现的是灵动之美,而非生猛之气。

然而,仅有好看的画面远远不够。

从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戏曲电影。可以说,每一次电影技术的革新,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白蛇传·情》同样以技术为突破口,打破舞台和电影之间的“次元壁”,令年轻观众更易接受。

在4K技术的加持下,整部电影犹如一幅高清的、流动的宋代名画,沉浸感体验十足。“盗仙草”“水漫金山”等耳熟能详的经典桥段,则通过特效镜头得以实现。这种化虚为实的拍摄方式,改变了传统戏曲电影舞台感过重的问题。

最具代表性的“水漫金山”,一改原本舞台上甩水袖展现的写意表演,长达6分钟的特效镜头,巨浪滔天、翻江倒海,可以媲美灾难大片。

音乐方面也别有洞天。在保留戏曲中的经典唱段的基础之上,融入了弦乐、圆号等西方古典乐器及尺八等传统乐器,增加了环境气氛的渲染。

在“水漫金山”那场戏,向来都是《白蛇传》的重头戏,是“戏胆”,它既决定着矛盾对立面(白蛇和法海)的胜负,也决定着剧情的走向、白蛇与许仙的命运,更决定着戏曲表演技术的整体呈现。因为这场戏,荟萃了唱、念、做、打、舞等多种手段,手、眼、身、法、步都要用到,最考验表演功力。在文学剧本里,几行字就可以概括,但在舞台上却要花十几分钟表演。譬如田汉的京剧本即是如此,“水斗”那场戏,台词少之又少,除了一支“水仙子”曲子,几乎都是潜台词,但舞台表演却有一刻钟之久。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的可贵之处是,在这场戏里,保留了戏曲的元素,特别是水袖功。中国戏曲的水袖,既是用来传情的,也是用来表意的,它千变万化,可以表达各种喜怒哀乐的情绪。

故事:

敢爱敢恨的“大女主”

更加符合年轻人口味

随着影视剧、动画片、戏剧等不同艺术形式的演绎流转,《白蛇传》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熟悉”是把双刃剑,对于突破有更高要求。更何况这是一部戏曲与电影的“联姻之作”,考验的是创作者能否把握个中尺度。

其中以“法海”最为典型。在新版本中,“法海”不再是非黑即白的“大反派”,而是仙界法规——人妖不能通婚的守护者。他发现白素贞是蛇妖,只是警告白素贞离开许仙,没有施毒计。一个同样有着普通人情感,不再“不懂爱”的“法海”,角色更具厚度,不那么脸谱化。

白素贞一角既美又飒,敢爱敢恨。对感情敢表达,敢追求,敢付出,颇有“大女主”的风范,这一设定对年轻观众独具吸引力。

当戏曲之“虚”遇上电影之“实”,《白蛇传·情》进行了一场两者之间结合、转换的探索之旅,传统戏曲电影焕然一新。正因为此,这样一部植根于传统、古老戏曲文化的电影才能获得当代年轻观众的喜爱。

该片以“情”为名,以“情”贯串始终,确实把“情”字做足了。“钟情”“惊情”“伤情”“断情”“求情”“续情”,无论是白素贞、许仙、法海,都实现了人物角色的创新。与之前诸多剧种演出的《白蛇传》相比,该片为了突出“情”字,在细节方面做了些许改动,我认为改得非常好,恰到好处。其一,是“游湖”那场戏,之前的戏曲演出,多是写雨天游湖,白素贞与许仙邂逅,一见钟情,遂生爱慕之心,于是,白素贞主动示好,向许仙暗送秋波。在该片中,则是白素贞为了还情——“圆我的愿,心事千年,只等你遇见。”——报答千年前许仙的救命之恩,特意下凡来寻找许仙,要与之结为连理。虽非人类,但白蛇重情的性格特征和盘托出。其二,是“盗仙草”那场戏。白素贞上昆仑山去盗取灵芝草,与守山仙童发生冲突,且被鹿童、鹤童打翻在地。白素贞对两位仙童言道:“我白素贞循人道求一爱,纵然死在剑下,也无怨无悔。只可怜我腹中有儿,也要随我而死,我一家三口只有黄泉可聚。求仙童看在我们一家三口的性命,将仙草赐予我吧!”两位仙童被白素贞的真情打动,不但放其下山,还赐给了灵芝草。在京剧、豫剧等剧种的表演中,白素贞最终得到灵芝草是拜南极仙翁所赐。“戏不够,神仙凑”,这是传统的编剧手法。

在传统戏里,矛盾的解决往往不是靠内在因素,而是靠外力,要么是清官的出现,要么是神仙的出场,这种做法虽然由来已久,但实非编剧之正途。从情节整一性的角度而言,戏剧情节的发展,有其逻辑,是剧中人的每一个行动决定了后面的结果,而非靠外力来促成。白素贞说的一家三条人命,既是事实,也合情合理。仙童被其真情感动赐予仙草,更能衬托出仙家“与人为善”的精神,深化作品的人文内涵。其三,是“水漫金山”那场戏,许仙眼见白素贞力战众僧只为救他,心生感动,祈求小和尚放他下山,并说出“人若无情不如妖,只要有情妖亦人”的道理。佛家以慈悲为怀,小和尚冒着犯门规的风险,释放许仙下山。当法海到来,小和尚向师父禀明并请求责罚,

法海说道:“仁者有心也怪不得你”。老和尚也终于深明大义,不再追究。佛家慈悲的精神,在这里才得以切实的体现。其四,在该片结尾,白素贞不是被法海压在了雷峰塔下,而是佛祖念其情痴,将她收入雷峰塔,保得真身,再修行千年,就可以成为人。白素贞为了这个“情”字,甘愿在雷峰塔下被压千年。这几处的改动,可以说是把该剧的“情”字做足了,“有情是妖,无情是人”的主题得以升华。从仙童到金山寺的小和尚、法海禅师,再到佛祖,谁都不愿意做无情之人,他们最终的决定,都是成全了白蛇与许仙。

粤剧版《白蛇传》

主题时新

坚贞、有实力的求爱女性

“圆我的愿,心事千年,只等你遇见。为了他,我愿塔里再困千年”“他和她两情相悦,碍了谁人的眼,关了哪佛的事,逆了哪里的天?”白蛇的唱词,青蛇的叩问,如洪钟撞击。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另三个通说为《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有些版本也出现《天仙配》或《柳毅传书》,在我看来,全部收入归为“六大”更合适。《白蛇传》的故事形成最晚。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有《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章,故事初步定型。时至今日,仍然是创作的宝库,进行新的演绎。

《白蛇传》已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符号。从口口相传,到小说、评话、说书、弹词,再到各剧种表演、歌剧、歌仔戏、现代舞、漫画。搬上影视后,洋洋大观,包括日本版本电影。这部《白蛇传·情》,开创了戏典电影的新模式。相信其中的唱段会流传,不亚于90年代“一言不合就唱歌”的那部电视剧。

在表演艺术中,纵是反面人物也是有丰富的表情的,甚至更多,更何况,法海也不算是穷凶极恶之人。法海直接入室干预许仙与白素贞的婚姻,乱插一杠子,从编剧的角度来说,其实就是靠外力的介入来推动剧情的发展,从而制造出了矛盾。如果说前辈艺术家这么编戏,这么演出,有时代的原因和知识结构的局限,那么当代的剧作家是应该在这方面有所改变的。因为今天的中国戏曲在文学层面已经与传统戏曲大异其趣,在情节铺排上,它已经不再是松散的,而是整一的,人物行动和剧情发展是有内在逻辑的,是应该“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从形式上来看,该剧的央视空中剧院舞台版是分“场”的结构形式,但在电影中是分“折”的结构形式。

底蕴深厚

创新,让粤剧电影佳作不断

由《白蛇传·情》探究粤剧电影的历史,从辉煌到低谷再到复兴。粤剧是全国十大戏曲之一,广东三大剧种执牛耳者。进入光影时代,粤剧电影对推广粤剧发挥重要作用。一代代表演者居功至伟。

本片几位主演:曾小敏、文汝清、朱红星、王燕飞,表演达到化境。电影能细微传达表情,比舞台表演要求更高。曾小敏扮演的白娘子,与许仙在一起的甜蜜、面对雄黄酒的纠结、看到许仙死去的自责、与法海相斗的刚烈、开解小青的坦诚,都表达得丝丝入扣。武戏部分,则显出了硬桥硬马的真功夫,这也是粤剧的一大特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