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与电影,一个在舞台,一个在大银幕,表面上二者似乎并无直接关联,但无论是3D全景声京剧电影《贞观盛事》在刚刚结束的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上获得最佳戏曲片奖,还是我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为京剧片段记录,均证明着这两种表演形式早已有了较深的渊源。且近段时间,北京、广州等地还接连举办多场与戏曲电影相关的论坛活动,让戏曲与电影的联结逐渐加深。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戏曲电影相继出现,如何让戏曲更好地牵手电影,并展现出更高的市场价值,正吸引着从业者在当下持续探索。
渐成市场焦点
正当不少人的目光聚焦在电影《夺冠》获得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演员黄晓明和周冬雨分别获得最佳男、女主角奖之时,京剧电影《贞观盛事》拿下本届最佳戏曲片奖的消息,也正逐渐渗透至更多人的身边。
公开资料显示,京剧《贞观盛事》于年开始创排,登上舞台首演后,屡屡在中国艺术节、中国京剧节、文华奖、中国戏剧节、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年度)“十大精品剧目”等活动中获得大奖。而在该剧目诞生后的第20年,即年,京剧电影《贞观盛事》正式开机拍摄,用镜头语言重新演绎这部经典作品,并随后于年通过大银幕与观众见面。
《贞观盛世》只是传统戏曲化身为戏曲电影的缩影之一。作为将两种表演形式融合在一起的特殊电影类型,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戏曲电影相继出现,且不只是京剧走上大银幕,昆曲、评剧等传统戏曲的经典作品也被拍摄为电影,而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越剧电影《西厢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等还曾分别在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日本东京、意大利威尼斯等国际A类电影节上亮相。
与此同时,戏曲电影也成为两个行业从业者的探讨领域。就在刚刚过去的11月,包括“首艺联戏曲电影展映”“第二届新时代戏曲电影发展论坛”在内的多项活动便相继举办,吸引从业者共同探讨戏曲电影的发展。
在演出行业分析师黎新宇看来,目前不少人将戏曲电影直接看作是某一场演出的现场纪录片,但实际二者并不完全相同,“戏曲电影也需要事先规划并设计好每一个拍摄镜头,灯光的使用,何时需要远景,何时需要近景拍摄,以便于用镜头语言拍摄出经典戏曲的亮点、细节,这也意味着制作团队需要既熟悉演出作品同时也了解电影,具备一定专业性”。
空间受限是挑战
尽管戏曲电影正逐渐受到更多人的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若要通过电影院等面向普通大众的渠道进行售票放映,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戏曲电影的观众有限仍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据猫眼专业版显示,近年来包括《白毛女》《袁崇焕》《五女拜寿》《西厢记》《霸王别姬》等京剧电影纷纷上映,但累计票房能实现在百万元规模的都是少数,这与其他电影票房动辄千万元或是破亿元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
“戏曲电影本身便是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且更注重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无法与商业片进行对比。但如何借助戏曲电影让相关的戏曲演出拓展出受众群,确实应该受到重视,并对此进行探索。”黎新宇如是说。
影评人刘贺表示,戏曲电影直接大范围推向大众市场并不现实,毕竟发行、宣传、营销等方面均需要成本,而在受众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较高的成本只会增加制作方的压力,因此,这便考验着如何找到平衡点,保证一定的曝光,同时也控制好成本。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现阶段电影市场也在通过惠民展映等方式尝试拉近戏曲电影与大众的距离。以11月初开启的“首艺联戏曲电影展映”为例,首艺联旗下10家影院便展映《定军山》《野猪林》《智取威虎山》《风雨同仁堂》《杨三姐告状》《花为媒》《花木兰》等10部经典戏曲电影,涵盖京、评、豫、越、黄梅五大剧种,且此次展映均为惠民价格,普及展览则免费向市民开放。除此以外,今年3月,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则特别设立了“戏剧电影院线”,为近年陆续筹拍的戏曲电影开辟出放映的空间。
在刘贺看来,相较于线下渠道,戏曲电影反而可以在线上渠道尝试增加布局,毕竟线上能够快速传递信息,并覆盖较大的领域,人们获取信息也较为方便,因此扩大线上或许能够带来一定影响力,甚至反哺于线下。
融合双方优势谋破局
实际上,戏曲与电影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公开资料显示,年,我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便是京剧老生谭鑫培主演的同名京剧片段的记录。随后在年,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亮相,而这也是京剧舞台电影。此外到了年,新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依旧是戏曲电影。
在业内人士看来,戏曲电影的出现除了展现经典作品外,也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因此需要让戏曲更好地牵手电影,并拓展出更高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一级巡视员崔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现在中国每年生产戏曲电影将近部,但有多少影片观众可以看到?戏曲电影现在不算是非常大众的艺术,观众还非常有限,但戏曲电影拍摄的意义无疑非常巨大”。
据公开数据显示,此前我国单年演出票房已经迈入亿元大关,电影市场则已奔向超亿元票房,且两个市场均保持着增长的发展态势。对此,黎新宇认为,戏曲电影由两种表演形态结合,更应融合双方的优势实现“1+12”的效果,“相较于演出,电影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较小,同时能够相对便捷地在线上线下同步传播,内容展现方式也更容易获得普通大众的接受,而演出则在几个小时的表演过程中对表演者、舞台等有较高的要求,以实现更好的感染力,因此二者要互相借鉴,弥补自身的不足”。
此外,数字文创产业智库研究员李杰认为,对于传统戏曲而言,将经典戏曲作品拍摄制作为电影拓宽了形式与渠道,同时也可借助电影的发行放映模式铺开至更多观众眼前,但由于戏曲电影的内容仍为经典作品的表演,因此主要受众仍为传统戏曲的忠实观众。若能与符合普通观众对电影内容的需求进行结合,或许能够让更多观众发现戏曲电影的亮点与特色。
北京商报记者卢扬郑蕊/文
贾丛丛/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