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之路村里200多留守儿童的警察爸爸

“可以说,没有晓磐,就不会有我们这个家。他帮我们家的事,咱俩坐着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谈到陈晓磐,贫困户袁某嚎啕大哭。

贫困户袁某说,可以说,没有陈晓磐,就没有他现在的家。澎湃新闻记者段彦超图50岁的陈晓磐,是河南漯河市临颍县公安局皇帝庙派出所指导员、驻大袁村民警兼村党支部副书记。驻村14年来,他助人为乐,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创设“留守儿童温馨家园”,成为留守孩子的“警察爸爸”;常年照顾辖区内孤寡老人,成为他们的“警察儿子”;组建“新时代学雷锋志愿警务服务队”,现已发展到余人;走村入户,倾听民声,独创“五步双网”工作法,有效破解农村治安难题,使曾经纠纷、案件和信访“三不断”的村庄,成为“河南省十佳民主法治村”。陈晓磐的事迹,被编成坠子《好民警陈晓磐》、豫剧《知心人》、微电影《连心结》等。

陈晓磐的事迹被改编成坠子、戏剧。澎湃新闻记者段彦超图1月26日,陈晓磐向澎湃新闻说:“把群众的事当自家事,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里,付出真情,就能换来真心。民警的形象,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树立的。”从“问路没人理”到“有困难找晓磐”

年,警力下沉,陈晓磐自告奋勇,由县局机关到偏僻的皇帝庙派出所工作。因水土不服、条件艰苦,生活不规律,陈晓磐患上严重的胃溃疡。年,医生误诊,认为疑似胃癌。当时,陈晓磐妻子下岗,家里经济条件差,孩子也小,“如晴天霹雳”,他没敢跟家人讲,每天吃药治疗。当年,他主动请缨,分包条件差、治安乱、危险源多(烟花爆炸家庭作坊多)的大袁村警务区。

此警务区辖14个自然村,余口人。村民出行难,安全隐患多,纠纷、案件、上访“三不断”,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几乎为零。

“当时想着,要把这里治理好,自己反正是快要死的人了,还能有机会为群众多做一些事,也是一件荣幸的事啊。”陈晓磐回忆。

过去,村民的印象,是“警察进村没好事,不是抓人就是罚款”。陈晓磐第一次进村时,遇到一位群众想问路,还没说去那,群众就说“不知道”。

年初,陈晓磐迈开“铁脚板”,挨家走访,用8个月时间,将全乡户处院落全部走访了一遍,拍摄照片3.6万多张、采集信息9万多条,制成电子地图,以助力智慧警务。然后,他将群众所思所想,编成顺口溜。

刚驻村时,进村路很差,骑着摩托的陈晓磐摔倒,被路过村民拍下。受访人供图为解决村里“痛点”,他联合新上任的村两委,疏浚淤塞河道、用煤渣修填3公里的主路,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接着筹资4万余元建起文化广场、清理污水垃圾等,很快使村容村貌大变样,让群众看到了希望。走访时,陈晓磐注意到,许多留守儿童,一到节假日就像“放羊似的”,安全隐患极大。对此,他联合6个村委会和5所学校,捐资成立“留守儿童温馨家园”,多名留守孩子多了一位“警察爸爸”。在这里,老师和志愿者们带着孩子们学习、玩游戏,孩子们还能与父母视频聊天。同时,陈晓磐还主动登门向周边企业求助,先后帮助62名留守儿童家长在周边找到称心工作。

9年,陈晓磐从妻子买来的中国结上得到灵感,自费制作余枚“警民连心结”,印上他的名字和手机号码,免费发放给群众,并保持24小时开机,不管风雨飞雪、白天黑夜,只要群众求助,他都第一时间赶到。

陈晓磐自费制作发给村民的“同心结”。澎湃新闻记者段彦超图9年3月23日深夜,村民某某霞突然出现临产征兆,情况十分危急,而她的丈夫和公公都外出务工,婆婆身患多种疾病连走路都困难,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拨通“警民连心结”上的电话。陈晓磐立即联系村干部和车辆,连夜把她送到县妇幼保健院。这件事很快被传开,群众都说“连心结”关键时候能救命。如今,“有困难找晓磐,找到晓磐不作难”,已成了当地群众的口头禅。

陈晓磐和村两委紧密合作,在各届的支持下,过去连一寸水泥路都没有的大袁警区,现在不仅修了水泥路、盖了新学校、用上了天然气,还建起带电梯的新社区,荣获漯河市“文明村镇”和临颍县“环境生活宜居村”等美誉。

村史室里存放着被陈晓磐骑到报废的摩托车。澎湃新闻记者段彦超“做群众工作,要掏心窝”小时候,爱看小人书的陈晓磐,就有一个“英雄梦”。部队退伍后,为成为一名警察,他选择到县里。他记得,初中时,老家曾发生偷牛案,警察破案后,村民敲锣打鼓,“当时感觉警察好厉害,好光荣啊”。

针对辖区40多起上访积案,陈晓磐犹如能工巧匠,情理交融,全部将其化解。

86岁的袁殿卿老人,年两分自留地被村里划给别家做宅基地,他为此上访了12年,隔三差五就骑着自行车往乡里、县里跑。年,陈晓磐协调村两委和相关村民,补偿袁殿卿损失元,将两分地还给袁殿卿。事情被解决后,老人坚持义务为警务室打扫卫生至今。

第一代大袁村警务室受访人供图袁殿卿说,自己一辈子也忘不了陈晓磐,“他天天都在关心群众”。

袁殿卿老人谈起陈晓磐,直言一辈子不会忘记他。澎湃新闻记者段彦超图如今的大袁警务区办公室,已是“第四代”。澎湃新闻记者看到,在办公室的调解区域,圆桌上摆着当事人、村委调解人、民警调解人、乡贤调解人、法律明白人的牌子。经过多年摸索,调解模式的程序越来越细致和人性。“做群众工作,要掏心窝才能化解矛盾,预防风险,你得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也能一句话把人说哭。”针对“小案件、小纠纷、小隐患、小信访、小难题、小民生”等易发问题,他紧扣“一村一警”践行“枫桥经验”,成立了巡逻、宣传等治安“五支队伍”、建起了“警民联动调解工作室”、编写一百句《农村安全防范顺口溜》等,开展群防群治。并融入科技的力量,积极打造“微警务信息网”和“治安立体防控网”,逐步形成“五步双网”的警务模式,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陈晓磐走访后,将村民所思所想编成顺口溜,印在村庄墙上。受访人供图在群众支持下,陈晓磐累计抓获逃犯、盗抢吸骗等嫌疑人近人、处理各种报警求助0多件次,其中消除隐患0多个、预防矛盾升级多起。大袁村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民主法治村”。“平时,只要不出村,我就没锁过门,也从没丢过啥。”有村民说。弘扬正气,传递温暖大爱

为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思想根基,破除辖区存在的“迷信盛行、孝道滑坡、是非模糊”等不良现象,大力弘扬“科学、孝道、和谐”三种风气,9年,陈晓磐把过去生产队损毁的大喇叭收拾好,挂在树上,建成“法律道德大课堂”播音室,后更名为“农村大讲堂”,讲道德、法律、党史、国史。

陈晓磐还组织成立“新时代雷锋志愿警务服务队”,深入学校、企业和村组;将道德法治写进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在村里不定时演出,以倡导公序良俗。目前志愿者队伍,已由过去的8人发展到多人。

为给好人加油,9年陈晓磐自掏腰包设立了“警务室身边好人评选”基金,年又把公安部给他的5万元英模奖金注入。对那些支持政府工作、公安工作的好乡贤、好媳妇等进行大力表彰。一到两年评选一次,已评选6届91人。

多年来,他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累计捐款达20万元之多。

谈到陈晓磐,大袁村民袁某激动得哭了起来,“他帮我们家的事,咱俩坐着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袁某因小儿麻痹后遗症有些破脚,妻子有精神问题,两人没办结婚证,两个孩子也没出生证。9年,陈晓磐主动联系为两个孩子上户口,袁某觉得“没钱根本不可能”,等户口按政策上好,才相信是真的。

袁某家里贫困,孩子有病,经常要借面,为二十五十借款作难,除了接济他家,陈晓磐还为他家的两个孩子联系了公益机构。四名志愿者成为袁某两个孩子的“妈妈”,每月负责两个孩子的生活费,给他们关心和温暖。如今,袁某的儿子正读高中,学习成绩很好。“可以说,没有晓磐,就不会有我们这个家”。

陈晓磐的事迹,被编成坠子《好民警陈晓磐》、豫剧《知心人》、微电影《连心结》等。83岁的主创者袁西庚告诉澎湃新闻,曾经,自己亲戚家一老人三个孩一个闺女,却没人照顾,他和陈晓磐一说,虽然当时那里还不是他的辖区,陈晓磐一听气得不行,就跑过去,和当地村支书找到当事人做工作。受这件事的触动,他创作了《三子回头》。”

年,得知陈晓磐因严重胃溃疡在漯河市住院,许多大袁村群众,纷纷赶路几十公里,到医院看望他。其中,还有曾被陈晓磐处罚但心服口服的村民。

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公安楷模”“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等荣誉的陈晓磐告诉澎湃新闻,他曾反思,自己也没做什么,都是些鸡毛蒜皮的是,群众却是如此的看得起。平心而论,就是说话好听些,群众有些事,给他用心办了,别让群众多跑腿。

“把群众的事当自家事,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里,付出真情,就能换来真心。一件小事,他可能记你一辈子。”陈晓磐说。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