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戏曲艺术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新挑战,其中人才建设问题较为突出。对此,在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提出建议,应努力把“人才流失”转变成合理的“人才流动和交流”。
李树建委员受访者供图
在建议中,李树建指出,目前艺术院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省以上院团,特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和经济上比较发达省份的艺术院团是人才济济、人满为患。使得许多优秀的青年演员、主创人员,包括一些梅花奖获得者,多年不能排演新戏。如北京、上海、天津等戏曲强省、大省副高级以上职称的艺术家都有近百名,一年最多排两三台新剧目,一部戏也就三五个主演,其他优秀人才白白浪费,只能在剧中跑龙套,他们对此感到灰心丧气。另一个问题,是一些地市和县一级剧团急缺各方面的人才,特别是演员和编剧。音乐、舞美、剧本是根,演员是魂,没有编剧,没有名角,就出不了名团和名演。
李树建介绍,针对前述问题,河南豫剧院年成立河南豫剧院青年团,70%的演奏员是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目前,这些青年演员都成了主演、台柱子,还有两位青年演员荣获“梅花”奖。此外,该院采取“下挂上挂、双向交流”。年选派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徐俊霞到西安市豫剧团挂职副团长。西安市豫剧团年成立,至今已有84年的历史,几年前该团已到生死边缘,不能正常演出。如今,徐俊霞已到西安挂职四年,排出大型原创豫剧《秦豫情》。
李树建介绍,在院团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河南豫剧院就下属四个团提出“四个一”理念:一团一杆大旗(常香玉)、二团一马当先(把豫剧推向世界)、三团一面旗帜(红旗团、全国唯一专演现代戏的剧团)、青年团一枝独秀(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排出世界名著,流派纷呈)。此外重视培养人才,用好“三根台柱子”,即照顾利用好过去的台柱子、重视珍惜好现在的台柱子、爱护培养好将来的台柱子。
结合河南豫剧院的成功经验,针对当前戏曲界人才流失问题,李树建建议,应试行院校合作,招生与收徒对应,教学与演出相融,实行“演学结合”,可定行当、定流派招生,为院团输送人才。他建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试行艺术院团“下挂上挂,双向交流”,出台一系列政策,繁荣戏曲事业,把人才流失转变成人才合理的流动交流。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