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文学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首任所长、《古本戏曲丛刊》(以下简称《丛刊》)发起者及一至四集主编郑振铎先生因飞机失事殉职,《丛刊》编纂的重担落在了吴晓铃先生肩头。郑振铎在年编订《丛刊》初集时的原定规划是:“初集收西厢记和元明二代戏文传奇一百种;二集收明代传奇一百种;三集收明清之际传奇一百种。此皆拟目已定。四五集以下,则收清人传奇。或更将继之以六、七、八集,收元明清三代杂剧,并及曲选、曲谱、曲目、曲话等有关著作。若有余力,当更搜集若干重要的地方古剧,编成一二集印出。期之三四年,当可有一千种以上的古代戏曲,供给我们作为研究之资,或更可作为推陈出新的一助。”(郑振铎《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序》)在他的统筹安排下,前三集按照原定计划顺利出版后,四集原应编印清代顺治、康熙和雍正三朝的传奇作品。可是,年正值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元代“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的剧作家关汉卿作为世界文化名人来纪念,为了配合纪念活动,编辑委员会决议改变规划,所以四集编印的是元代杂剧作品。接过重任之后,吴晓铃先生组织了新一期的编委会,成员有赵万里、傅惜华、阿英、周贻白和周妙中。周妙中先生于年进入文学所工作,尝协助郑振铎先生负责《古本戏曲丛刊》前四集的相关工作。编委会先拟定了五、六、七、八共四集的目录初稿,形式一致,均题为“古本戏曲丛刊第X集目录初稿/吴晓铃拟”,显然是在同一时期编订的,原稿为打印本,间有手写批注。五集目录初稿所收曲本的作者生活年代为清顺治至雍正年间,收戏曲一百四十一种;六集目录所收曲本均在清乾隆年间,共收曲一百三十四种;七集目录起于嘉庆朝,止于道光朝,共收曲一百三十三种;八集目录为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共收曲二百四十六种。目录按作家姓名生卒年可考者、作家生卒年代考者、作家用笔名者、佚名者四部分以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目录中,曲本的藏地包括国内的公私藏书及海外藏书,每一曲目都罗列出现知的所有藏地,以便于日后访书。吴晓铃先生最初计划按顺序往下编集《丛刊》五集,收录清初的传奇。当时,“文学艺术界正在由于几个新编历史剧的出现了……文化部齐燕铭建议把计划放在九集出版的清代内廷编演的历史大戏提前印行,为论争和创作供给文献和素材”(吴晓铃《古本戏曲丛刊五集序》)。于是,编委会“又复改易初衷,匆猝重定选目”,年1月交由中华书局印行包括十种宫廷大戏的九集,在年1月正式出版。此后,本意仍按照原定规划,继续由吴晓铃先生领衔,再回头续编第五集。可惜的是,五集从此搁置,再度提上日程要留待20余年之后了。吴晓铃先生草拟的这四份目录,在20世纪80年代《丛刊》重启工作之时曾经披露过,因而较易得见。最近发现的《古本戏曲丛刊》新见资料中,则有罕见的几份目录文稿,以往似未引起学界注意,兹介绍如下。其一是《丛刊》五集的两个目录修改稿。修改稿题“古代戏曲丛刊第五集目录(第二次修改稿)”;三稿题“《古本戏曲丛刊》第五集目录(三稿)”,这两种目录与目录初稿著录格式一样,分别列出序号、书名、卷数、作者、版本和藏地。初稿收戏曲一百四十一种,修改稿收一百种,三稿收一百一十种。与初稿相比,修改稿的主要变化是:将曲目删至一百种,与前三集的数目保持一致;删除了杂剧,只保留了传奇作品,使之符合此集收入顺、康、雍三朝传奇的体例;绝大部分曲本的藏地只列出一个,已经选定了版本,可以视为是为付印准备的目录定稿。与前两稿相比,三稿的主要变化是:在曲目上,补充了前几集失收的数种明代传奇;在藏地上,初稿中仅《文星现》一种标巴黎图书馆藏,为海外藏珍本,三稿中增加了日本神田喜一郎藏孤本《断发记》,巴黎图书馆收藏的曲目更是大为增加至九种。其二是吴晓铃拟定的十一集和十二集目录。根据年9月中华书局编的《古本戏曲丛刊内部资料》,编委会在郑振铎先生最初设想的基础上,将《丛刊》全书体量扩充至十二集:“《古本戏曲丛刊》初集至实际收宋元到清代的传奇和杂剧,估计在种以上。清代内廷编撰的历史故事和传说的‘大戏’,将集中编为第十一、十二两集”。其中,第十一集的目录已经拟定。实际上,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包含《封神天榜》《楚汉春秋》《鼎峙春秋》《升平宝筏》《劝善金科》《盛世鸿图》《铁旗阵》《昭代箫韶》《如意宝册》《忠义璇图》十种宫廷大戏的九集,但最终呈现的面貌与年编制这份目录时的规划已是大不相同。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年7月9日第期作者:李芳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