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戏曲,颇具风情的壮剧,有什么风格

壮剧是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主要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剧流派繁复,有人把广西壮剧按地名分成德保壮剧、隆林壮剧、田林壮剧、靖德壮剧、马隘壮剧等。就艺术特色而论,它们各有不同,但又有很多相通之处。近年又有以百色为中心,把壮剧划分为南路牡剧和北路壮剧的意见,这种划分已为大多数人认可。在云南的壮族中也有壮剧流传,又称土剧和沙剧。北路壮剧有二百多年历史。据隆林沙梨乡壮剧老艺人黄廷中介绍,他们一家五代人都从事壮剧表演,曾祖父生于年,卒于年,他的技艺是由他的师傅传授得来。由此推断,壮剧历史也有二百多年了,著名的最大的“兴隆”壮剧班子就是黄廷中的祖父黄家恒组建起来的,有五六十人。逢年过节,他们便走乡串寨演出,很受群众欢迎,一去就是十天半月,长达月余也是经常的事。春节还远到云南、贵州等地演出。北路壮剧最早产生于旧州。因为旧州处云南、贵州交界地带,交通方便,商业发达,丰富的民间民族艺术得到发展。“唱诗”(一种古老的说唱形式)、“旧州民歌”《一种折情的民阀歌谱。用“教竹简”的形式对唱,似打土电话)是北路壮剧最初的一个唱腔“正调”的前身。北路壮剧创始人之一黄永贵去参加清朝科举考试,路过南宁,看了粤剧,他就不去赴试,学了三年戏,抄了60多个粤剧本子,回到田林组织了个粤戏班,因为语言不通,群众不接受,他就改用壮语唱戏文,吸收民歌、小调等民间艺术,终于为群众所承认,他便组织了“同义班”。“同义班”是较晚于“兴隆班”的一个大的牡剧班社,班主是黄永贵,由六七十人组成,主要在田林、隆林等地活动,有时也到右江、红水河等地域及云南、贵州演出。他们从正月出发,可以演至四月还乡。北路壮剧以田林、隆林、百色为活动中心,风格比较统一。流传于云南的壮剧属于北路社剧。北路壮剧发展初期因为受汉族剧种影响较大,官话多,社话少因此被称为“壮汉班”。以后吸收民间艺术较多,如吸收隆林坐唱形式的“板凳戏”等,社族特色渐渐变得浓郁突出起来,被壮族群众称为“土戏”,又叫“土汉班”,出现了隆林的“维新社”,旧州的“螺阳剧社”等壮剧班社。北路壮剧表演丰富、细腻、圆熟,小生、小旦、武生等都有一定的台步和动作。小旦出场整衣领、舞扇子,武将出场则是开山、整带,动作幅度很大。音乐有[正调]、[过场调]、[哀调]、[笃板调]、[梳妆调]、[叹慢板调]等。乐器有马骨胡、葫芦胡、竹简胡、三弦、笛子、木叶等。服装、畜头是由艺人自制的,用牛皮雕花上色,衣服上的花纹图案具有壮族特色。剧目有反映壮族生活的创作,如表演爱情故事的《卜牙》(即“老夫老妻”),歌颂壮族英雄的《依智高》等;也有移植汉族的剧目,如《梁祝访友》、《长坂坡》、《夜战马超》等。南路壮剧流传于靖西、德保、睦边一带。在靖西、德保、睦边曾流传着两种民间曲调。一种是女巫唱的求神问鬼的歌谣,称为“坐末”,一种是男女之间表达爱情的恋歌,叫作“生末”。靖西有个壮族梁秀才到桂林赶考,未中而归,他经常唱“坐末”和“生末”,用以发泄胸中的郁闷,逐渐使这两种曲调融和起来,产生了“末论调”。以后发展成用“末论调”演唱,故事,木偶艺人又将它用于木偶戏。南路壮剧受木偶戏的影响较大。清朝时,在壮区的官吏中,有一个汉族随员,他常常哼唱自己家乡的小调,想演戏,使用提线木偶代替,因此“木偶戏”也称“哈嗯戏”,因拖腔中常带“哈嘿”而得名。可见靖西木偶在产生、发展过程中曾受到汉族戏曲、音乐的影响。靖西木偶大约产生于清代中期。稍后,在岛隘、汉龙、田东、田阳出现了以人的表演取代木偶的“马隘戏”、“汉龙戏”,但演员不唱不念,由师傅在后台打木鱼唱念。新中国成立后,以德保为中心,很快发展成独具特色的南路壮戏。所以说南路壮剧历史较短,受木偶戏影响很大。南路壮剧的特点是歌、舞、剧综合于一体,“用木偶调子演真人”年为配合土地改革,德保、百色成立了业余壮剧团,演出了《王贵与李香香》、《赤叶河》,年演出了《白蛇传》、《梁祝》、《秦香莲》。同时创作了反映壮族生活的《宝葫芦》、《红铜鼓》、《百鸟衣》,其中《宝葫芦》在年桂西自治州民间文艺会演中获节目奖和优秀演员奖,年又获全国业余文艺会演节目奖。年从靖西、德保两地各抽l8人,组成了靖德壮剧团,属于半职业性质。年,靖德壮剧团调到百色,成立右江壮剧团,这时一批新文艺工作者参加了壮剧创作。年成立广西壮剧团,年停止活动。年壮剧团恢复后移植了《红灯记》,并创作了《红岭壮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