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当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也叫角色、家门。它是戏曲艺术长期发展过程,逐渐稳定、发展而来的一种表演体制,即按照剧中人的年龄、性格、社会身份分成生旦净末丑等几个行当,并在化装、表演方法、演唱方法等方面加以区别。唐代参军戏中有参军和苍鹊两个人物,并且在演出中固定化,成为两个固定的“角色”。参军扮演被调笑者,苍鹊扮演调笑者,这是行当的雏形。宋金杂剧的角色已经发展到五人,称为五花赞弄:末泥、引戏、副净、副未和装孤,每个角色都有各自属性,并非随意划分。因为宋金杂剧主要演出诙谐的小剧,所以重要的角色是副净和副末。在此基础上,发展到南戏和北杂剧中,形成了生旦净丑行当体制的确立。南戏时,戏曲的行当就开始比较全面了:有生、外、旦、贴、净、丑、末七色,生、旦是主角。元杂剧有末、旦、净、杂四大类,正末和正旦分别是主角(元杂剧一人主唱,有正末则无正旦,有正旦则无正末)。南戏和元杂剧中都是以生、旦为主角,这与宋金杂剧中以副净和副末为主的玩笑小剧相比明显是一个提高,说明戏曲开始热衷表演日常生活中的悲欢离合,而不仅仅是搞笑的短剧了。因此南戏和元杂剧行当的确立在戏曲史上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元杂剧和南戏中,生、旦作为行当扮演各种年纪不同、地位不同、性格不同的人,比如元杂剧中《汉宫秋》之汉元帝、《梧桐雨》中唐明皇、《李逵负荆》中的李逵、《西厢记》中的张生、《燕青博鱼》中的燕青,这都是正末扮演,也就是说作为正末演员必须学会扮演中老年到青年,从文士到武夫不同角色。这也说明杂剧、南戏时期的行当划分还不是很精细,只是粗具规模。随着明代戏曲表演艺术的成熟,昆曲等南戏诸腔中的行当开始更为细致的分化,人物身份和性格类型成为行当划分的重要依据。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则称为“江湖十二角色”各行角色在艺术上都有独特的创造,性格刻画日趋精确,表演程式日趋严谨。发展到晚清时,昆曲的行当角色划分受到京剧行当的影响,更加注重从戏曲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等角度去划分行当,形成了生行五,旦行六,净行三,末行三,丑行二的格局。戏曲行当在京剧中划分得更加细致,大致分为:老生、小生、红生、娃娃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武旦、贴旦、彩旦、铜锤花脸、架子花脸、二花脸、文丑、武丑、武净。而在每一行下又有分支,老生则分为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武老生;花旦一行可分为玩笑旦、泼辣旦、刺杀旦等,文丑中分方巾丑、袍带丑、茶衣丑,这都是从性格和人物身份的角度进行的更为细致的行当分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