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www.t52mall.com/有人认为,曲剧既没有武打,又没有水袖功,不能算作一个戏曲剧种。也有人认为,曲剧既没有程式化,也没有虚拟化,作为一个剧种说来,还没有取得独立地位。从这些议论中可以看出,在曲剧是否已经形成,它是否属于戏曲等问题上,还存在着争议。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对曲剧做定性分析。曲剧的形成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曲艺阶段。单弦牌子曲和大鼓等曲种的存在有悠久的历史,它们为曲剧的形成奠定了丰厚的基础。二是从曲艺向曲剧过渡阶段。它的特点是由几个人共同唱一个故事。这种演唱以叙事体为主,但已出现扮演人物的代言体的因素。三是曲剧阶段。这一阶段又可划分为两个 时期,前期是串演故事的角色各唱各的曲种,即唱单弦出身的演员唱单弦,唱大鼓出身的演员则唱大鼓。这反映了曲剧在草创时期的特点,它没有形成统一的音乐和表演的风格。后期的情况就不同了,曲剧确定了以单弦牌子曲为主体唱腔。这时的单弦牌子曲也好,各类大鼓也好,在综合的基础上,经过戏剧化的过程,变成了曲剧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知道,唱腔是戏曲音乐的核心,也是剧种的主要标志。所以我们在研究曲剧的形成问题时,主要是着眼于它的唱腔。当然,在唱腔的形成过程中,剧目和表演也在不断积累和发展,因为艺术是个有机的整体。判断一个剧种是否已经形成,可以有三条标准,其一是否形成了独立的声腔;其二是否有自己的代表剧目;其三是否基本上形成自己的表演体系。当我们用这三条标准衡量曲剧时,便可以看到,五十年代初上演的《柳树井》,可以认为是曲剧的发端。至五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骆驼祥子》等剧目的上演,曲剧得到迅速的发展,曲剧的雏形也在这时得到确立。六十年代是曲剧的巩固时期,七十年代它同其他艺术一起都陷人了灾难之中。进入八十年代后,曲剧由复苏进人迅速发展时期,随着《泪血櫻花》、《方珍珠》、《珍妃泪》、《夜与昼》的先后上演,曲剧从音乐唱腔到表演和刷目,都进行了全面而又大胆的探索,并取得很多成功的经验,从而进入-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可以认为,在与其他一些新兴剧种相比较时,曲剧的发展速度和成熟的程度,都是毫不逊色的。在现阶段,曲剧形成了以单弦牌子曲为主体唱腔的独立声腔,它也有了以《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和《珍妃泪》为代表的剧目;同时也确立了以曲剧声腔和生活化的舞台动作相结合为标志的表演体系。基于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曲剧已经是一个独立的戏曲剧种。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新的剧种,曲剧已经形成了。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曲剧还很幼嫩,它虽然已经基本定型,可是还不够成熟,可塑性是很大的。在这种意义上说,曲剧还不是成熱的剧种:而是发展中的新兴剧种。这种性质,给曲剧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但同时也给它带来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它的生命和前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