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宝宝说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或场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原先只指戏曲,后来渐成为话剧、歌剧、舞剧及戏曲等的总称,而且是由文学(剧本)、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艺术。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发展而来的。其中,原始舞蹈是构成戏剧的最初骨架。舞蹈最初表现事物的性质与简单内容,继而表现事物的简单过程,便有了一定情节,反映出一定的矛盾冲突。最初的戏剧是哑剧,以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与舞蹈的表现手法相似。我们主要论述的是流传于少数民族民间的戏剧,而不是由现代文艺工作者创作演出的各种戏剧节目。
戏剧表演说说傩戏吧。傩戏源于傩舞,傩舞最初是举行傩祭时由巫觋表演的驱鬼逐疫的乐舞。郭沫若先生说,傩是甲骨卜辞之“俱”。《礼记●月令》:“命有司大傩”,是为帝室之国傩,年祭3次;《论语。乡党》;“乡人傩”,是为庶民之乡傩,冬祭一次。方相氏为傩舞的中心人物。《周礼》云:“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帅百隶而事难(滩)”,此有殷墟出土黄金四目面具为证。《荀子●非相篇》日:“仲尼面若蒙俱”,杨惊曰,方相也,其首蒙茸,故曰蒙俱;韩愈曰,四目方相,两目为俱。”所以可以将“俱”理解为面具。
傩舞戏剧家曲六乙说傩戏源于古代的傩文化,后者历史悠久,可上溯至远古时期。傩祭,是在岁终举行的驱恶鬼逐疫病的祭祀活动。人民在驱恶鬼时要发出“傩、傩”的呼喊声,所以叫傩祭。在年前的周代,驱鬼时唱的歌、跳的舞便叫傩歌、傩舞。腊祭(岁末丰收祭)、雩祭(祈雨驱旱魔)和傩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有所融合。由巫师主持和代表的原始宗教(巫教)活动,形成了一种带宗教神秘色彩的巫文化,也就是傩文化。傩文化孕育了傩戏的胚胎。
傩舞对“傩”的解释,除郭沫若和曲六乙的两种观点外,还有林河的比较独特的见解。林河在《论傩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一文中说:象形文字出现以后,为了把在沼泽地里觅鱼捉虫啄草的水鸟“Nuo”,与糯米、水田、村落甚至人的“Nuo”(百越民族语)区别开来,便把鸟写成“雒”,把祭祀图腾写成“傩”。傩文化的历史不是来年,而是一万年左右,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它的发源地不是中原,而是首创稻作文化的古代百越民族生活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流传傩舞于黄河流域傩戏至迟形成于北宋,这是祭祀活动中娱神和娱人的作用融合发展,相互协调的结果,也是宗教文化与表演艺术进一步结合的结果。最早出现的傩戏的完整剧目是《目连救母》。《东京梦华录》卷十对傩戏有较详记载。文天祥在《衡州上元记》中云:“岁正月等州民为百戏之舞,击鼓吹笛,斑斓而前,或蒙供马,当是时,舞者如傩之奔狂之呼。”之后,傩戏渐传入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且保留流传至今。
傩舞祭祀活动我国少数民族中至今仍流传有傩戏的有土家、苗、布依、侗、彝、瑶、壮、仡佬、傣、门巴、藏、毛南等10多个民族,涉及不同名称的剧种20多个。各地各族对傩戏的称呼不同,有的直呼傩,戏,有的则叫“师道戏”、“神戏”、“脸壳戏”(即面具戏)、“傩堂戏”、“傩愿戏”、“端公戏”、“跳神戏”(布依族地戏)、师公戏(壮族的)等。少数民族傩戏的分布地区主要有贵州、云南、广西、西藏、青海、甘肃、四川、湖南等省(区)。傩戏在表演上的重要特点是以面具为主要道具。中国面具起源于史前,目前仍在我国20多个省(区)的近40个少数民族中使用。傩戏面具仅是面具中的一部分。戴面具演出傩戏,可能是使一些戏剧家和戏剧史家把傩戏类民族戏剧称为“戏剧活化石”的重要原因。
跳神戏傩戏面具保留较完备的是贵州省。贵州傩戏面具又主要流行于黔东北土家族、黔西南布依族、黔西北彝族、黔南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贵州少数民族面具以神灵偶像居多,造型威严神奇,有神秘感;制作材料可分木雕彩绘、泥胎纸坯彩绘和笋壳彩绘几种。以不同的单一色彩来表示人物性格的忠诚、刚直、凶悍、英武、狂傲等特点,看面具即可知是正面角色还是反面角色。小编曾于年夏带学生在安顺地区调查过数十个地戏(跳神戏)班子,深感其面具制作得生动形象和富于表现力。
参考资料《中国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