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潭逢秋清见底,不忘初心慰忠魂写在现

黄州区陈潭秋故居纪念馆一侧。

黄冈艺术学校。

《铸魂天山》剧照。

“擂鼓山下巴河水,一潭秋水照斜阳。陈策楼上炊烟起,游子千里思故乡……”

12月12日晚,经过10个多月的创作排练,这悠扬婉转、如泣如诉的黄梅戏歌谣伴唱声,将如约在黄冈黄梅戏大剧院响起,第十届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惠民展演重头戏——大型现代黄梅戏《铸魂天山》举行首场演出,再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光辉形象。

陈潭秋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黄冈市人,年在新疆牺牲。《铸魂天山》以起源于黄冈市黄梅县的地方剧种——黄梅戏的艺术表现形式,截取陈潭秋年至年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的战斗场景,集中展现他忠贞不渝、血洒天山的革命气节和为党的革命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一大代表陈潭秋:血沃天山的黄冈英杰

在大别山南麓的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有一座苍松翠柏掩映的院子——陈潭秋故居。年1月4日,陈潭秋诞生在这里。

陈潭秋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兄妹10人,他排行第七。年,陈潭秋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院(武汉大学前身)英语部。年五四运动爆发,陈潭秋与恽代英、林育南积极组织武汉学生联合会,领导罢课游行,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并结识两位中共创始人董必武、李汉俊,开始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

年8月,陈潭秋任《大汉报》《汉口新闻报》记者。年初,陈潭秋到董必武创办的武汉中学兼任英语教员,开始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秋天,陈潭秋与董必武、包惠僧等人发起成立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并与恽代英、林育南、林育英(张浩)等,在家乡回龙山八斗湾成立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早期组织“共存社”。年6月,陈潭秋与董必武被推选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代表,赴上海出席中共一大,载入党的光辉史册。

年2月,陈潭秋在汉口参与领导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此后,陈潭秋先后任中共安源地委委员、湖北省委组织部主任、江西省委书记、满洲省委书记等职,领导各地的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和兵运工作。年4月,陈潭秋在党的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年6月被补选为中央委员。年12月7日,陈潭秋在哈尔滨被捕,年7月经组织营救出狱。

年初夏,陈潭秋到中央苏区工作,任福建省委书记。年1月,任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政府粮食部部长。同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陈潭秋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委员兼组织部长。

年8月,陈潭秋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并参加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年5月奉命回国,从延安选派去新疆,化名徐杰,同新疆军阀盛世才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年夏,盛世才公开走上反苏反共道路,党中央指示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员全部撤离,并将陈潭秋列入第一批撤离名单,陈潭秋则将自己列入最后一批:“只要还有一个同志,我就不能走。”

年9月17日,陈潭秋被反动军阀盛世才逮捕,在狱中受尽“铁钉穿骨”等惨无人道的各种酷刑,次年9月27日和毛泽民、林基路等被秘密杀害,长眠于天山脚下,时年47岁。由于消息隔绝,在年6月9日中共七大上,陈潭秋仍被当选为中央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陈潭秋的遗骨被安葬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南郊烈士陵园,墓碑由他的革命引路人董必武亲笔题写:“陈潭秋烈士之墓”。年,陈潭秋被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陈潭秋,名澄,字云先,号潭秋,他的经历像他的名字一样“深潭逢秋,清澈见底”,鲜明地体现出清晰而又坚定的革命印记。

现代黄梅戏《铸魂天山》:联合打造的艺术精品

“峰仞石坚,亘古荒原。苍凉戈壁,狂沙怒卷。志士弘毅,凛烈浩然。马革裹尸,铸魂天山。”

陈潭秋出生之地——黄冈,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近现代革命史上涌现了董必武、李先念、林育英(张浩)、林育南等杰出人物。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黄冈先后有44万英雄儿女英勇牺牲,其中5.3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陈潭秋全家20余人,先后有8人参加革命,其中5人献出了宝贵生命。

在隆重庆祝建党周年之际,面对曾经的峥嵘岁月,由黄冈艺术学校牵头,联袂中国戏曲学院原创,黄冈艺术学校与黄州区人民政府共建的黄州小梅花黄梅戏剧团、湖北省黄梅戏剧院、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联合打造大型现代黄梅戏《铸魂天山》,还原那段真实历史,告慰烈士英灵。

《铸魂天山》出品人、国家一级演员、黄冈艺术学校校长、“全国文旅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得者张安岚认为,本次创作,是从建党年来中国社会的整体变革中理解红色文化基因的价值与意义,是当代人的一次深刻教育和深切缅怀,也是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点创作剧目,体现文艺工作者牢记初心使命、继往开来的使命担当。

黄梅戏习惯于小生、小旦、民俗、地域风情的表现,能不能表现宏大的主题?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导演、《铸魂天山》编剧兼导演郭小男坦言,在艺术创作上,的确碰到一个关于细小与宏大、民俗与史诗、剧种特色与重大历史话题的碰撞与对接,无疑是一次破冰之举。

“《铸魂天山》比以往的黄梅戏更厚重。”郭小男说,要表现历史厚度和人物的精神承载,离不开演员的肌体、声腔、手眼声法步。“剧组人员不断感悟剧中人物,触摸剧中人物,努力向剧中人物转换,让观众看到的就是曾经的人物,很好地完成了作品的构建。”

在舞台表现上,《铸魂天山》融合新疆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器乐等元素,邀请五位新疆乐手参加演出,努力将剧情的地域特征及年代感,与人物命运同频共振。“因而看上去很像一部歌剧和音乐剧,且有宏大叙事的品相。”郭小男说。

《铸魂天山》编剧、国家一级编剧熊文祥介绍,该剧用线性的叙事手法,讲述陈潭秋团结新疆人民开展捐资支援抗战、主持“新兵营”训练、维护统一战线、护送“新兵营”回延安、与反动军阀盛世才进行艰苦卓绝斗争、被捕后坚贞不屈、血洒天山的悲壮故事,带领观众重温革命志士的热血与担当。

“我是和陈潭秋有家族渊源的陈家后代,陈潭秋又曾任湖北省委组织部长,作为组工干部,宣传他的革命事迹,传承红色基因,深感使命和责任重大。”曾经有着14年组织部工作经历的《铸魂天山》青年编剧陈金枝认为,第一次将陈潭秋的英雄事迹搬上戏曲舞台,是黄冈的一件大事,是迎接英雄魂归故里。

在整体风格上,《铸魂天山》将写意诗化的戏曲意境、视听灵动的电影时空与现实主义的人物雕刻相结合,将黄梅戏的清新隽永与本剧应有的浑厚悠远相融会,是黄梅戏的“小我”到黄梅戏的“大我”、再到戏剧的“大我”的一次突破。

为了把陈潭秋的形象完美地呈现在戏曲舞台上,黄冈艺术学校还邀请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尧、一级编剧沈虹光担任艺术(文学)顾问,一级作曲徐志远担任作曲,著名黄梅戏主胡演奏家李万昌担任主胡,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李威、马路、彭丁煌担任舞美、灯光、服装设计,一级造型师艾淑云担任造型设计,邀请湖北省黄梅戏剧院二级演员王刚、一级演员谢思琴和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张辉分别饰演陈潭秋、王韵雪、盛世才等主要人物,组成强大的主创阵容。

黄冈艺术学校:艺术人才培养新摇篮

巍巍大别山,英雄万万千。

黄冈艺术学校将舞台艺术与红色故事有机结合,用文艺作品激荡红色血脉,在激起观众共鸣的同时,也让人们接受心灵的洗礼。

黄冈艺术学校创建于年,是为落实湖北省委关于“把黄梅戏请回娘家”的战略部署而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是湖北省传承发展黄梅戏的重要配套项目、重要基础工程和重要人才培养基地。

30多年来,学校先后成建制为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黄冈市各县(市、区)和宜昌、黄石、恩施等市州文艺院团培养了一批黄梅戏、楚剧、采茶戏、南剧等戏曲艺术人才,以及近万名音乐、舞蹈、美术、群文、歌舞、艺术教育、艺术公关等人才。

立足黄冈、面向湖北、辐射全国,坚持产教融合,加强校团合作,创新育人模式,是黄冈艺术学校的办学特色。近年来,黄冈艺术学校原创剧目好戏连台,精彩不断:

年8月,学校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合推出大型原创现代黄梅戏《槐花谣》,以鄂豫皖苏区时期的革命历史与生活为背景,反映大别山老区人民对革命作出的重大牺牲、对党的无限忠诚、对革命的坚定信念。该剧参加中国戏曲教育联盟第三届年会暨全国戏曲教育成果展演、狮城国际戏曲学术研讨会暨狮城戏曲荟萃、中国黄梅戏艺术节、湖北省优秀剧目北京行、湖北艺术节、荆楚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演出活动,受到广泛赞誉。

年8月,学校再度与中国戏曲学院合作,推出大型原创抗疫题材黄梅戏《疫·春》,以黄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山东、湖南两省医护人员驰援黄冈、同黄冈人民共同战疫为背景,塑造援黄医护人员可亲可敬的艺术形象,展现老区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风貌。该剧今年入选第四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第四届湖北艺术节,获得楚天文化奖提名奖。

今年5月,学校与恩施来凤县南剧传习研究所联合推出大型主旋律南剧《本色》,集中展示深藏功名60年的老英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永葆初心、牢记使命、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公仆本色,全景式还原张富清在部队保家卫国、到地方为民造福的可贵人生。

“黄冈老区有着无比珍贵的精神富矿,不仅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血脉,更笃定了我们到哪里去的精神路标。”张安岚表示,黄冈艺术学校将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办学层次,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时代,努力打造艺术人才培养新摇篮。

(来源:湖北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