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结婚前,另一半告诉你,我们今后这一生都实行AA制,各花各的钱,各尽各自应尽的责任。你会怎么想?
这段婚姻,你是否会想一想要不要开始?
“很多人都说夫妻之间不应该分得那么清楚,不应该计较。但我和我先生就是‘计较’了一辈子,我们结婚47年都AA,但感情始终没有淡过……”
说这话的人叫做李维康,她与丈夫耿其昌都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家,多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因为将京剧“样板戏”带回舞台,而被业内外冠以“京剧扛鼎者”的称呼。
因为47年婚姻始终恩爱,他们又被誉为戏剧界“天作之合的夫妻”。
各有各的“小金库”,家庭开销一人一半,除此之外互不干涉彼此的消费项目。
他们能走到今天,全是凭着一腔信任吗?
还是说他们这样AA,是彼此更加习惯的相处模式?
如果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前面还有一段故事要讲……
01自小接受戏曲启蒙
李维康与丈夫耿其昌同是年出生。
他们同一年上同一所戏剧学校,毕业后分别被“打包”到了两家一流剧院唱戏。
在一起后调至一个单位,他们一个常常扮演着旦角,在舞台中央游走。
一个唱着生角,伴其左右。
李维康出生在北京一个十分厉害的知识分子家庭中,父母是30年代非常少有的大学生。
有着体面令人羡慕的工作。
因为喜欢京剧,这对父母还动员了一大批爱唱戏的朋友,一起成立了一个业余的京剧团。
还没出生就听着咿咿呀呀的腔调与唱词。
胎教就是京剧的李维康出生后不出意外,对京剧天然亲近。
现在人经常说,父母不要把自己的爱好与未竟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否则孩子的成长之路或许会充满遗憾与不得意。
别看李家父母学识过人,才高八斗,可他们并不要求孩子一定要在学习上有所建树。
反而极其鼓励大女儿和小儿子学习戏曲。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说,中国的戏曲是需要有人继承与弘扬的。如果我们家里能够出现一两个京剧传承者,他会觉得很骄傲!”
就是为着父亲的“骄傲”二字。
年,11岁的李维康拉着弟弟考了中国戏曲学校(现中国戏剧学院)。
从众多人的比拼中脱颖而出,李维康开启了自己为期8年的学习生涯。
而弟弟则因表现不如意,无缘戏曲,回家继续上学。
也是在这里,李维康与耿其昌相识。
可他们直到临毕业才互相走进彼此的生活。
02将优秀二字写在脸上
说起来李维康与耿其昌,他们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了。
11岁相识,两人作为同班同学,虽然没有过太多交流,但也朝夕相处。
李维康就是个天生的京剧演员胚子。
有着极高的悟性,聪明伶俐,长相还好。
正规的头面往身上一穿戴,谁不说她是旦角的最佳人选。
只在校学了一年,李维康就成了全校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