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生活报
生活报记者吴海鸥王晓晨
随着音乐响起,光影投射的舞台上,巨型圆环连同冰雕一般晶莹剔透的冰柱缓缓升起,超大弧形投影幕布上,展现着运动健儿矫健的身姿,在演员婉转动听的唱腔中,在声、光、电的完美加持下,一部讲述年轻短道速滑人奋力拼搏、实现冬奥金牌梦想的冰雪故事,于情于景中向大家娓娓道来……
26日16时,在黑龙江省文旅厅的领导和支持下,由黑龙江省京剧院策划创排的国内首部冬奥题材的新编现代京剧《冰道》录制完成,并参加全省新剧目调演。演员感人至深的表演、真挚婉转的唱腔,充满视觉震撼、身临其境的舞台设计,将大家带入到龙江冬奥健儿顽强拼搏的故事中,同时也完美地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的中华体育精神。
用戏曲形式呈现冬奥题材
“现代京剧《冰道》在国内首开先河”
冰天雪地的黑龙江,是中国冰上运动的发源地,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运动员,杨扬、王濛、孙琳琳、范可新等多位女子短道速滑冬奥冠军也都来自黑龙江。年,北京冬奥会成功召开,中国队勇夺9枚金牌,创造了我国参加冬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其中黑龙江籍运动员贡献4金。8月1日,原创现代京剧《冰道》建组会在省京剧院中山剧场召开。在年初召开的全省创作工作会上,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哲提出要创排一部关于冬奥题材的作品,作为省文旅厅年度重点打造剧目。经过综合考虑,把重任交给省京剧院。
据介绍,用戏曲形式呈现冬奥题材,现代京剧《冰道》在国内首开先河。为了更好地用京剧艺术演绎冬奥题材作品,省京剧院聘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国家一级编剧费守疆执笔,省艺术研究院优秀青年导演费冽参与编剧,“文华大奖”获得者、国家级导演陈健骊执导,“文华作曲奖”获得者、中国戏曲学院著名作曲家谢振强作曲,著名京剧武生名家、导演张四全任艺术顾问,著名舞美设计师王瑞宝负责舞美设计,并由剧院“梅花奖”得主马佳和优秀演员蒋兰兰、黄丽珠、赵小兵、杨洋、高镇海、李慧、金娜、姚蕾、薛嘉诚、梁丹等担纲主演。
“冬奥精神”贯穿创排始终
“每天排练时长达十六七个小时”
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马佳,在剧中塑造从黑龙江走出的世界短道速滑冠军白雪,她因伤病从国家队退役,启蒙教练江国华邀请她回家乡业余体校任教,而一场猝不及防的车祸,也让这成为启蒙教练临终的嘱托。忍着失去恩师的伤痛,在助教秦爽、师母沈静及社会志愿者的支持下,白雪带领谷腊月等一批体校短道速滑队重点班的队员们,最终以“奔向大海,我是一条女儿河,在世界赛场上,我就是中国”的胸怀和气魄,走向北京冬奥会的赛场。结尾处,伴随着《红旗飘飘》的音乐声铿锵响起,视频投影技术展现的激情夺冠画面与舞台中央演员的倾情表演交织在一起……让现场观众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据介绍,该剧目从排练到正式录制完成,只用了短短50多天,在这期间,近名演职人员认真排练、克服困难,无一人请假,大家放弃周末和中秋节的假期,热情高涨的投入到排练中。9月19日开始装台后,演职人员更是凌晨两三点才结束,每天排练时长十六七个小时。大家铆足干劲儿,发扬省京剧院“一棵菜”精神,抓紧一切时间抠细节、对台词、练动作,没人抱怨,全力以赴只为呈现最好的舞台效果。其中,主演马佳家住江北,从排练场到家距离三四十公里,凌晨两三点排练结束,不管到家多晚,第二天早上她又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排练场,期间因为过于辛劳,整个人暴瘦了近十斤。主演张欢,排练中肋骨不慎骨折,不得已退出排练,但她第一时间安慰搭档,并坚持和演职人员一样泡在排练场。个别演员克服疫情影响,为了不影响演出排练,直接住在了排练场附近。为了这部剧,全体演职人员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诠释着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北京奥运团队打造舞美效果
“三个演出区域、数字技术加持,带来身临其境体验”
京剧《冰道》不仅题材新颖、故事感人、阵容强大,在舞台打造方面也不断突破创新,由北京奥运团队亲自操刀打造《冰道》的舞美。剧目整体风格为蓝色调,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融合、时尚元素与京剧传统表现相结合,充分体现出刀刃与冰雪碰撞摩擦产生的速度与激情。舞台上的红桥、桌子上的红桌布、红色的运水车,那一抹红,为清冷纯净的冰雪舞台添上了热情动感的运动激情。
该剧舞台设计大气时尚,共有两个表演区、一个视频区,同时创新融入数字技术,运用超大弧形投影幕布,将背景视频通过投影融合技术,三个区域呈现出无缝拼接的效果,转瞬即逝的光影、幻影、速影,逼真还原出速滑运动员的速度与力量,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氛围体验。
舞台上的冰柱是雅典奥林匹克柱的象征,它不仅可以随着剧情的需要升降,还可以在舞台上熠熠发光。此外,投影幕布上的背景也随之不断变换:一会儿是冰雪肆虐的冬日街头,一会是夕阳残照芦花和白桦树染红的岸边,一会儿又是队员们滑着优美弧线的运动场,让人深感震撼。该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的统一;传承与现代的融合在整场演出中交相辉映;歌曲、交响乐和民乐相结合给传统的京剧带来了现代的气息;独具匠心的舞美设计,让人耳目一新……黑龙江省京剧院为大家呈现了一场高质量、高规格、高水平的艺术盛宴。
出品人李跃鹏:十易剧本只为用心演绎冬奥情
新编现代京剧《冰道》合成录制的成功,完美地呈现了黑龙江省京剧院作为国家重点院团的实力。黑龙江省京剧院党委书记、《冰道》出品人李跃鹏坦言,为了诠释冬奥精神,再现龙江运动健儿奋勇拼搏、勇攀高峰的故事,《冰道》的主创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李跃鹏表示,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冰雪竞技和群众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留下了丰厚的冬奥遗产,迄今为止,中国奥运健儿共获冬奥金牌22枚,黑龙江籍运动员贡献了13枚;年冬奥会上,中国奥运健儿共获得9枚金牌,黑龙江籍运动员贡献4枚。年6月,中国奥委会发布了关于授予哈尔滨市、七台河市“奥运冠军之城”纪念奖杯的决定。为此,省京剧院深挖龙江冰雪资源“富矿”,于今年年初着手编创现代京剧《冰道》。“而且剧本前后历经十次调整,只为把最真实、最感人的冬奥故事展现出来。”
据李跃鹏介绍,为了完成好《冰道》这部剧目,剧院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主创人员到七台河调研采风,加深对运动员的了解,掌握很多一手素材;相关人员先后观看冬奥题材影视剧《超越》《我心飞扬》等并写下交流心得,感悟奥运精神;推出以“弘扬冬奥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为主题的作品展,传递奥运精神;组织演员在省冰上训练中心体验生活近两个月,感受运动员们刻苦训练的艰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用戏曲形式呈现冬奥题材,现代京剧《冰道》在国内首开先河。李跃鹏坦言,线下剧场恢复演出后,院团将积极争取让更多的观众到现场观看这场大戏。“今年年末或者明年,我们还将积极沟通进京展演,让首都观众了解龙江京剧人打造的这部冬奥大戏。”
导演陈健骊:绝不将就
为将《冰道》打造成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省京剧院邀请了文化部精品工程年度评委、国家级导演陈健骊执导,她曾改编并执导的《风雪夜归人》,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文华大奖并囊括全部单项奖、轰动一时。
采访中,陈健骊导演表示,作为《冰道》的导演,对她来说是挑战也是创新,用京剧艺术展现冬奥精神这个题材很独特,黑龙江独特的优势也保证了它的品质。首先,哈尔滨和七台河被誉为“奥运冠军之城”,有很多真实故事和典型案例为剧目创作提供素材;其次,黑龙江省京剧院作为国家十大重点京剧院团之一,综合实力强劲;最重要的是,黑龙江省文旅厅领导和省京剧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也让“冰道”成了一条光明大道、成功之道。
《冰道》的布景大气空灵,整体风格为蓝色调的冰雪世界,红色的布景点缀让它在清冷中充盈着温暖。陈健骊坦言:“作为一名导演,舞台设计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呈现。”据介绍,场景中多次出现的红色拱桥,是陈导构思后特意加上去。在她看来,这座红桥彰显了中国悠久的桥文化历史,形成现代的冰雪运动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也代表着中国与世界的沟通。
20年前,陈健骊曾在国家旅游局宣传司影视处任职,每年都要参加国际旅游宣传片的比赛,她做的哈尔滨电影《冰雪风光》曾获德国法兰克福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比如舞台上的几根冰柱,就是从哈尔滨的冰雕、冰灯演化来的,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化身。舞台上相互呼应的环是奥林匹克五环的象征,冰雕和冰灯是哈尔滨的名片,我都要用上。舞台布景纯净、冰洁、清新、新颖,正符合哈尔滨的气质,也更符合北京冬奥‘一起向未来’的精神。”
在将近两个月的合作中,大家都很钦佩陈导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绝不将就”一直是陈导对待艺术的态度,录制中,视频多一秒钟都要剪掉,只为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
主演马佳:首次挑战冬奥题材
用心排练致敬英雄
“当得知剧院创排冬奥题材剧目时,我非常兴奋,因为冬奥题材的内容,在京剧这个艺术门类上,可以说是从来没有过。”《冰道》主演马佳,在聊起这部剧目的创作过程,难掩激动之情。
在将近两个月的采风、体验中,马佳坦言,体育健儿坚强的意志、不屈不挠的精神,让她深受感动。“我们和运动员一起训练,简单的基本动作,他们要进行长年累月的训练,没有超人的意志和耐性,无法走向奥运会的赛场,他们在我心中都是英雄。而且对运动员来说,教练不仅是教练,而更是这些年轻运动员的人生导师。我们也希望通过这部剧目将龙江冰雪健儿的运动拼搏精神传播出去,让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专家盛赞:气势磅礴,省京做了件极富挑战的事
“真的被震撼到了!无论是戏剧表演,还是唱腔、舞美、音乐伴奏,都气势磅礴。”
“用传统京剧艺术展示现代冰雪运动的独特魅力,题材新颖、立意深远,很好地实践着戏曲的改革和创新。”
近两个小时的演出结束后,观看演出的专家纷纷给予高度认可和好评。
国家一级编剧、原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高长顺坦言,剧中人物非常饱满,“立得住”,“我省是冰雪体育运动大省和强省,培养出众多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以他们为原型塑造出的人物和故事非常真实,也最打动人心。”
哈尔滨话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曲杰表示,用传统京剧演绎现代冰雪题材,难度很大,因为传统京剧有着固定的模式和表演形式,“《冰道》让人耳目一新,省京做了件极富挑战的事。”
著名龙江剧表演艺术家白淑贤直言,舞台上,年轻演员满台生花,唱念做打表现得淋漓尽致,深深打动了她。“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看到省京的大胆创新非常欣慰,省京剧院创作力量、演员阵容都非常强大,经过细节推敲和深入打磨、宣传,相信《冰道》一定能像奥林匹克格言那样‘更快、更高、更强’、走向全国,我也特别希望我省各院团都能拿出精品力作,为自己院团剧种发展、人才培养等蹚出一条新路子。”
本版图片由黑龙江省京剧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