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余俊
“马大保喝醉了酒忙把家还,只觉得天也转来那个地也转……”在东营区牛庄镇中心小学的排练室里,孩子们正跟着东营区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的王玲玲老师学习吕剧选段《马大宝喝醉了酒》。
吕剧是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营作为吕剧发源,把“吕剧进校园”活动作为一项特色工作,培养青少年儿童“爱吕剧、爱家乡”的情怀,进一步推动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据了解,近年来为规范全市吕剧进课堂教学课程,东营市编印了校本课程《吕剧艺术》,免费向各县区、开发区发放余册,以编撰专业校本教材,有力地推动了吕剧规范发展。同时,广泛开展进校辅导活动,从基础知识、基本唱腔、表演形体等方面进行传授,逐步培养学生对吕剧的兴趣,不断夯实青少年基础。目前,已到东营区、广饶县、利津县等县区的20多所学校,开展演出8场,授课余课时。垦利区文化馆开设了吕剧公益免费培训课程,对20多名少年儿童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并编创了东营市首套吕剧韵律操,在部分学校进行试点培训推广。
正是通过扎实地基础工作开展,一批有潜质的学生在各项比赛中也纷纷涌现出来。东营市举行了首届吕剧“小梅花”评选大赛,选拔推荐节目26个,通过专家评审,评选出“小梅花”奖、优秀表演奖等个人奖8个、集体奖18个。根据网络投票,评选出最佳人气奖8个,同时评选出了优秀组织单位及优秀辅导教师。这些“好苗子”的涌现,成为了重点培养的对象。多名优秀学员在国家和省级比赛中获奖。如张钥茹、杨若溪获得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快乐戏园》栏目“全国十佳梨园宝宝”称号;刘倩君等11名孩子先后在全国“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评选、“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戏曲大赛中获得金奖或小梅花奖。
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创新,东营市“吕剧进校园”活动不仅得到了东营日报、市广播电视台等东营本地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也吸引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众多中央及省级媒体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