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都搞不清楚他们唱得算不算民歌,还追哪门

先说说民歌

咱不说官样文章,只说我们老百姓心里的民歌啥样?

汉族的民歌:东北民歌、陕北民歌、长江沿岸的湖南湖北民歌、黄河沿岸的河南河北、陕北民歌、山东小调等等。民歌与地方戏有着直接的关联,好些民歌就是地方戏的精彩唱段。

少数民族民歌:几乎都有。有影响力的比如蒙古族、新疆维吾尔塔吉克、青藏高原的藏族、西南少数民族(云贵川广西)等,台湾岛的也有印象。

新中国以后的民歌:由现当代词曲作家们搞出来的颂扬型、赞美型、俗称主旋律类型的时政民歌;以及挖掘改编流传广泛的戏曲片段如黄梅戏、花鼓戏、梆子、大鼓、二人台等等。当然也有民国初期大都市的小情歌等。

汉族的民歌主要来自于戏曲,或者说反过来也成立。但浸润几千年的儒家文化,使得汉族的文人风气占领着精神文明的制高点,老百姓不好意思也不太敢“能歌善舞”,于是发自于百姓间的民歌少之又少,无碍乎就剩点劳动号子、金秋祭祀类、艳情小调类民歌,这方面真得不如少数民族民歌民谣。

原本,民歌是谁都可以唱、能唱的,可随着民国初期西方音乐的进入,特别是科学演唱技艺的推广,致使民歌在唱法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歌曲发声方法”的地位得到认同,原本戏曲腔调的唱法也渐渐居于次位。美声、民族、戏曲交相呼应,学院派的民族唱法便成为民歌唱法的主流。戏曲的、地域风格的腔调成为了民族唱法的技巧之一,这就形成了:一名通晓民族唱法的歌手,理论上她(他)是什么样的民歌都能唱,不再拘泥于民族、语言差异了。

明亮通透的大民歌、大民歌演唱家们伴随了我们好些年;

没能力掌握民族唱法的我们,也当民歌听众好多年。

直言不讳:《春天花会开》的28名选手到底谁能唱、谁会唱?

龚爽、张群航、拉丹珠、吉萨莎玛、周义晨属于基本掌握民族唱法的选手;

吉胡、敖日其楞、小麦、刘文君、额尔古纳、陈滢竹、杨陈秀一、楚笛、郭曲介乎于民族与通俗之间;

已经被淘汰的不再赘述。

如果按照现行民族声乐演唱技法衡量,参加《春天花会开》的所有选手,只有龚爽是技术最为全面的,能唱、会唱;张群航稍差一些,应该是自信力不如龚爽,尽管演唱很细腻,但力量上稍有不足;拉丹珠、吉萨莎玛、周义晨基本算是二流,单就民族唱腔的掌控上,拉丹珠音色最漂亮,可厚度不够;吉萨莎玛稳定性不好;周义晨基功不扎实。

民通唱法的几位选手走的是烟火气、接地气的演唱之路,他们的未来不会是正统民歌唱法的传承者,十有八九会归并到大流行里去,慢慢地成为流行歌手或是原生态唱法的妙用者。可那里的竞争几近白刃化。

一眼看去,龚爽是真能唱真会唱,可受欢迎度却大不如拉丹珠、敖日小麦。

为什么?

民歌唱法的门槛太高了,程式化的训练方法、表演方式吓退了太多人。而极具天赋的、融会贯通、天生民歌嗓子却选择通俗唱法的就备受欢迎了,因为看上去更真实一些。

郭曲完全是走错了地方,他最终还是要回到创作道路上去,他跟民歌演唱没啥关系。再有就是台湾的“民歌”到底该如何定义,暂时搞不懂。

《春天花会开》要把我们带向何方?

新民歌,是近十来年正统民歌领域不懈追求的目标。以陈思思(原二炮、空政文工团副师职歌唱演员)为代表的一大批年轻的民族唱法歌手,在不断地实践中寻找着新民歌的发展方向。从传统民歌的旋律、节奏、编曲、配器、舞台呈现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还做了大量的融合性试验。但受于整体环境的影响,新民歌的创新之路始终没离开过民族唱法的框框,创新者也多是民族声乐唱法的继承者,就本质而言,这种创新就是换瓶不换酒,属于圈内行为,看到、听到的只是传统民歌被赋予一些新的时代特征罢了。

而《春天花会开》则力图从民歌的演唱、创作、演绎三方面下手,大胆进行一次民、美、通三方共同参与的民歌创新。这是很难的,搞不好很容易在小河沟翻船。

名知音团观众评委,依4个年龄段平均分组,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多元审美取向的受众。于是就有了保守的、开放的、批评的、赞扬的两大阵营。

作为大民歌、正统民歌代表的伯乐雷佳老师,五次出场,N次的评述让我们感受到了学院派的民族歌曲演唱领军人物们对民歌创新的急迫愿望,她既要普及、纠正传统民歌的知识、认识,同时还要鼓励鞭策那些积极参与新民歌探索的选手,在信念上在信心上激发大家要敢于往前冲,只要是来自于民间、来自于时代、代表了人民的心声、代表了时代的精神,那一切的探索都是值得赞美的。

这一整套的观念很受欢迎,可静下心来想一想,正统民歌与流行歌的差异就消失了吗?就模糊了吗?不可能吧?无非是形式上稍加改变,不过如此。

等到《春天花会开》结束了,一切还得回到老路上去。界限依然清晰明了,通俗就是通俗、民族就是民族、美声还是美声。

所以说,这就是一场综艺,新民歌的创新永远是换酒瓶子的游戏而已。两大阵营该撕就撕该扯就扯吧,保守没毛病,开放也不错,反正湖南卫视也没这个责任义务,他们追求的是节目热度和对得起赞助商就OK了。

老辈歌迷们要理智追综,实在不行,就退出,别参乎了,去看“夕阳红”或是红歌大赛比较适合

说起欣赏民歌,不得不承认,还是老歌迷为主。《康定情歌》《小河淌水》《沂蒙小调》《敖包相会》《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等都耳熟能详。就连当代创作出来的《春天的故事》《十五的月亮》《好日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小白杨》《牡丹之歌》等等也都是张嘴就来。

这是一份情感岁月,烙印在每一位老歌迷的心中。但《春天花会开》不是《回声嘹亮》,参与竞技的28位选手都是年轻的一代,他们来这个舞台不是要温情怀旧,而是要展示自己对民歌创新的一种勇敢。所以,老歌迷是不会在这档节目里找回自己青春的记忆,节目内容和形式都属于新时代,奉劝一句,实在不行就转频道吧,别参乎了,去央视看《回声嘹亮》《经典咏流传》《百年歌声》《我的艺术清单》更为合适。

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许多综艺真的不是为老歌迷创制的。

去做个豁达先生何乐而不为呢!

《春天花会开》第五场单曲循环推荐:郭曲的《蝴蝶、姐姐、和歌》

另外,张群航的音乐剧表演也不错,可以看《诗人的旅途》+《化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