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阳题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于安徽,这是国内政界、史学界、戏剧界的定论。但是,安徽时有所谓“专家”、达人妄图否定这一定论,实则贻笑大方。近几年,我偶居芜湖市,特意寻访安徽师范大学研究黄梅戏的皖籍屈桂春教授,他特意将学术论文赠我。向臻峰,黄梅一中66届高三(1)班学生,教授级林学专家,现居咸宁市。著作甚多,享受国务院津贴,关心故乡黄梅文化事业,对史志,红色文化,均有研究。黄梅戏由鄂入皖原因探析屈桂春(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内容提要]黄梅戏是安徽省代表剧种,我国四大地方戏之一,它来源于采茶调,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未能在当地成长起来,向东传入安徽却发展壮大起来,本文从黄梅戏为什么离开湖北以及又是何种原因在安徽发展壮大的两个角度入手,探析黄梅戏在异地发展的原因。[关键词]黄梅戏;黄梅县;安庆;安徽;湖北[中图分类号]K.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02
中国是一个戏曲大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繁多,不同的省区都有自己的地方戏曲艺术。安徽省最主要地方戏曲是著名的黄梅戏。黄梅戏唱腔优美,如行云流水,委婉清新,细腻动人,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且通俗易懂,便于普及,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它来源于黄梅采茶调,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这种小戏中的一支逐渐东移到以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到今天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四大地方戏之一的黄梅戏。
黄梅戏目前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南部地区及湖北、江西部分地区,皖西南重镇——安庆市有“黄梅戏之乡”的美誉。事实上,黄梅戏得名于湖北省黄梅县,这里才是黄梅戏的真正家乡。黄梅戏是何种原因未能在湖北本地发展起来,而是流传到安徽成长起来的?先前有关此类问题的探讨,多是从安徽的地理环境因素以及文化层面入手进行分析,本文试图从黄梅戏为什么离开湖北以及又是何种原因在安徽成长壮大的两个角度入手,探析黄梅戏异地发展辉煌的原因。 一、初期流传于民间发展受限制 湖北省黄梅县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适合种茶,历史上是比较著名的茶乡。由于茶树的生长都在一个较为集中的区域并且采摘期一般都比较短,这样每逢采茶时节,漫山遍野的采茶农民互相接触,一边采茶一边信口唱着山歌小调或者民歌,自娱自乐。漫山遍野的歌声成为当地茶农普遍的文化享受,在这种情形下黄梅采茶歌便应运而生。黄梅采茶小调明代以来在黄梅乡村迅速发展,但它当时仅仅流行于乡间。戏曲惟有从乡间转入城市方有可能发展为有影响力的大剧种,正是黄梅调在当时主要流行于乡间,限制了它的发展。它主要唱俚歌俗曲,能给老百姓苦中寻乐,所以很受基层群众欢迎,但在那些道貌岸然的统治者和附庸风雅的“正人君子”看来,则认为它有伤风化。因此,黄梅戏屡遭禁演,同治年间有文载:“禁演花鼓淫戏,违者惩治,不服送公”,光绪五年(年)清政府专门对黄梅之类小调颁布过“禁演通令”。 统治阶级的禁演,使得普通民众虽然喜欢又不愿从事这一行当,再由于当时乡民活动空间小,与外界接触机会很少,黄梅调在这种情景下的流行范围比较狭小,同时也比较隐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黄梅调的发展与向外扩散。 黄梅戏流传至安徽同样也遭到了当时国民政府的禁演。怀宁县县长徐梦麟在和年两年内连发六道禁令:“照得黄梅小剧,淫亵败俗伤风。迭经照令查禁,何啻三令五申。”但精明的安徽黄梅调艺人为避“花鼓淫戏”之嫌,便“冒充”“徽班”,把所演的黄梅戏改称为“皖剧”、“徽剧”,后来竟发展到京剧演员和黄梅调演员同演一出戏,有时京剧和黄梅调唱腔竟揉合在一出戏里。这样,黄梅戏与成熟剧种的合班同演,便能有效地实现自我保护,在恶劣环境下赢得了生存空间。二、黄梅县远离文化中心 黄梅县偏居鄂东南,是湖北省最东面的一个县,紧邻安徽省和江西省。在鄂东小县发展成长起来的戏曲文化,很明显不会在湖北全省有多大的影响力。因为要想发展成为湖北省级戏曲剧种,首先它应当进入湖北的文化中心武汉。但正是由于被斥为“淫曲”,黄梅调不可能进入武汉这座大都会,也就错过了在湖北发展壮大的机会。却东流入安徽,解放后五十年代才走红上海,继而风靡全国,方才跻身全国性大剧种。 湖北省是一个文化大省,其地处祖国中部,呼南应北,承东接西,各种文化形态在此风云际会,融会激荡,上演“大戏”。就戏剧曲艺而言,湖北省堪称是个大家庭,戏曲种类繁多,如流行于黄陂、孝感一带的楚剧,流行于荆江、汉水流域的汉剧,流行于鄂东一带的黄梅戏以及湖北大鼓、湖北道情、湖北小曲、湖北评书等等,另外在靠近河南和重庆的地区豫剧和川剧也是当地人民喜爱的戏曲。众多的戏曲很容易造成群龙无首的结果,特别是在文化中心武汉各种戏曲之间的竞争更是激烈异常,使得武汉的戏曲文化很难有某一种戏剧能够特别突出。安徽地方戏曲种类也比较繁多,如流行于皖中地区的庐剧,流行于皖东北的泗州戏,流行于皖北的淮北梆子等等。旧省会安庆一带本来是徽剧流行的地方,涌现出一大批徽剧戏曲人才。乾隆年间,以安庆籍艺人为主的四大徽班从扬州进京演出,深受京城皇族及百姓的喜爱,徽剧在北京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融合汉剧等最终发展成我国的国粹——京剧。四大徽班进京是安庆地区戏曲发展达到了一个顶峰,但是徽班的出走使得原本戏曲文化发展处于高峰的安庆地区变得不再有比较突出的剧种,从而使得黄梅戏一经传入,就受到了广大安庆人民的普遍喜爱。 黄梅戏没有进入湖北省会,却东来安徽,在安庆附近地区广泛流传开来,年正式进入安庆市区演出。当时的安庆是安徽省的省会,也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进入省级文化中心的黄梅戏汲收了京剧、徽调的营养,受到当地风土、人情、语言的影响,不断丰富和升华,在演出内容与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一种戏曲迅速发展成熟起来。 三、十年九灾,灾民东迁 黄梅县位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位于大别山南缘,长江之北,龙感湖之西,地势北高南低,相当一部分地势低洼,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从明洪武十年(年)至民国三十七年(年),黄梅县发生大的自然灾害次,其中特大水灾15次。道光年间又最为突出,共发生较大水灾17次。据清《黄梅县志》载:乾隆三十九年(),湖北黄梅“洪水横溢,江堤尽溃,灾民众出。”大批灾民为了生活,背井离乡,采用唱道情、打莲花落等表演形式沿途卖唱以求生计,因此黄梅有“道情连响度荒年”之说。黄梅采茶戏的小调、本戏也就以这种形式流传到邻近的皖西南、赣东北、鄂东南等三省50余县。 黄梅县与安庆都濒临长江,黄梅在上游,安庆在下游。灾民顺流而下,很多会唱戏的黄梅人流落到安庆等地卖唱乞讨,也就造成了文化的顺水发展,上游萌芽诞生,下游发展壮大。黄梅戏便以安庆为中心,发展成型,在其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青阳腔、徽剧等和当地民歌及其他戏曲的音乐精华,逐渐形成了今天自己独特的风格,发展成为我国一个地方大戏。 四、安庆文学传统与戏曲底蕴 黄梅采茶调出了黄梅,并不仅仅向安徽扩散,同时也向赣北以及鄂东其他地方传播,但是却仅在安庆怀宁成长为黄梅戏,这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因素不无关系。 一种戏曲要发展要壮大,必须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有众多吸引人的优秀剧目。黄梅戏常常载歌载舞,以淳朴、健康的格调表现人物,给人以真切、朴实之感。它以高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上其它民族乐器和锣鼓配合,适合于表现多种题材的剧目。 戏曲剧本与一个地方的文化息息相关。早期黄梅戏剧目,大多为老艺人自编自演的反映底层民间生活的小戏,从数量上和质量不利于黄梅戏的发展。“惟楚有才,鄂东为盛”,虽然黄梅县历史上也曾经涌现过一些名人,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它只是一个荒州邈县。近代以后,这里更是经济衰落,灾害连年,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文风日渐式微。当时黄梅调仅仅为人们乞讨的一种工具,当它东传至安徽安庆时,这里的经济发展虽然也比较缓慢,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富庶的,同时这里还是安徽省的省会,全省的文化中心。自古以来安庆就是为文化之邦,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它有众多的历史传说,众多的民间故事,良好的文学传统,这些都为黄梅戏开拓剧目题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时的黄梅戏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里面大部分叙说的就是发生在皖西南地区的事件和民间故事,一般人们比较喜欢他们熟悉的或者与他们生活相贴近的戏。黄梅戏做到了这些,也就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听众。 另一方面,安徽安庆地区及沿江一代,一直是民间歌谣尤其是叙事歌咏十分繁盛的,戏曲人才辈出,特别是以石牌为中心的怀宁县一带,曾有“梨园佳子弟,无石不成班”的说法,说明这里有良好的戏曲文化底蕴,戏目多,人才多,观众多,市场多。这里的环境非常适合戏曲文化的发展,黄梅戏来到这里,充分吸收这方沃土的养分,最终发展成为我国有影响力的地方大戏种。 五、安徽人民对黄梅戏的接纳 黄梅调在向外扩散的过程中自然也遭到了其他文化形式的阻隔与挤压,而它东传安徽的时候则被大度接纳了这来自异域他乡的湖北黄梅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难能可贵的。其中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由于自明朝中期以后的安徽商贾称雄,“徽商”一时鼎盛,人们在开展商业活动时必然要与他人接触与交流,眼界也开阔了。正是由于徽商的兴起,扩大了安徽与外界的交流,在促进安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让安徽人有了一种宽容开放的心态,特别是对外来文化有了一种包容性。虽然徽商主要来自徽州,但徽州当时是全省的经济中心,徽商精神对安徽影响巨大,且安庆、徽州两地相距不远,所以当来自湖北的黄梅调向东传入安徽以后没有受到安徽人排斥,而是被宽容的接纳了,并且安徽人自己也参与其中,将其发展壮大。 其二,安庆地区与湖北鄂东南地区接壤,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与黄梅、广济(今武穴)等地自古以来就交流频繁,故黄梅采茶调传至安庆一带后,可以很快被当地人民接纳与喜欢。 六、安徽对黄梅戏的重视 在旧中国黄梅戏发展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它真正唱响全国、引起轰动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建国后,国家高度重视地方戏曲的发展,为加强艺术力量,陆续选派一些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方面的专门人才参与黄梅戏的改革工作。 黄梅戏的发展更多的是与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密不可分。年,安徽省成立了以严凤英、王少舫为台柱子的省黄梅戏剧团,集中了一批黄梅戏的优秀人才和有志于献身黄梅戏事业的知识分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和演出队伍。年,创建了安徽黄梅戏学校这是全国唯一的一所以培养黄梅戏表演艺术人才为主的综合性中等艺术学校。后来又与上海方面合作,将一些经典黄梅戏搬上银幕,特别是《天仙配》、《女驸马》等,在全国迅速引起轰动。八十年代电视艺术兴起,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指导下,一门独特的边缘艺术——黄梅戏电视剧也应运而生,并且进入电视剧领域早于其它地方剧种。 与安徽相比,对湖北黄梅戏发展的贡献主要来自黄梅县,但其在财力和人力的支持上远远不能与安徽省相比。黄梅戏在安徽成名以后,引起湖北省的高度重视,湖北省委于一九八四年八月喊出了“把黄梅戏请回娘家”的口号,欲全面振兴湖北黄梅戏,但事实上这个任务落到了管辖黄梅县的黄冈市头上。黄冈是革命老区,经济实力不强,虽然多方努力,仍感力不从心,至今口号喊出已经二十三年了,黄梅戏在湖北虽然取得了一些发展,可还是谈不上真正兴盛起来。 新时期安徽省委、省政府又把黄梅戏艺术作为文化领域优先发展和重点扶持的对象,提出“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确立了以黄梅戏艺术为龙头、带动文艺事业整体繁荣的发展思路,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和具体办法,使繁荣发展黄梅戏艺术有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屈桂春,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教授,对黄梅戏研究造诣颇深。
何国彩结善缘,识良友为什么黄梅戏不在黄梅县流行?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