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其中包含了许多的剧种,例如京剧、豫剧、河北梆子、评剧、黄梅戏、越调等等。然而每一个剧种都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演员,也正是这些优秀的演员促进了戏曲艺术的传播和传承,然而在传承过程中,一些名家也是存在争议,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两位。
李树建李树建著名的豫剧演员,现如今也是河南豫剧院的院长,也算是当今豫剧界的领军人物了,因为在一些公开场合,各种活动啊,都是李老师出席的。
李树建是“豫西派”的杰出代表,从艺20多年来,他先后主演了《大登殿》、《清风亭》、《乡村警官》等十几部优秀剧目。他挖掘整理“豫西调”的传统声腔遗产,走访“豫西调”名家,学习其演唱方法、技巧,琢磨用气、吐字和润腔的诀窍,终于自如地掌握了豫西名生王二顺演唱的基本特点和韵味,曾被誉为“小王二顺”。但艺无止境,他又研习了其他豫西名家的演唱风格。
然而李树建老师也有三方面争议,我们来看一看。
其一:李树建老师近些年艺术水平下降了,在表演过程中“哭腔”太严重了,有时候根本就听不清唱的是什么。并且近些年李老师也是什么戏都敢挑战,其表演的《义薄云天》我认为不算成功,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要称其为“中原活关公”,可是他演绎的“关羽”在气质上就不行啊。
其二:李树建老师近些年可以说是广收弟子传人了,有时候一次性就是收徒几十位,现在他的弟子传人怎么也有一二百位了吧。我想说,这么多弟子李树建老师教得过来吗?不说能不能教得过来,难道都能够记得住认得清吗?
其三:那就是李树建老师近些年参加的活动、综艺节目太多了,这些东西适当就可以了,将机会让给一些其他的演员。李老师也应该多下基层演出了,像豫剧演员刘忠河老师就不错,场面活跃在民间。
王珮瑜王珮瑜著名的京剧演员,工老生,宗余派,师承著名的京剧余派教师王思及老先生。
王珮瑜的唱腔是京剧流派中的余派唱腔,她掌握了余派唱腔的精髓,在吐字、发音、用气、行腔诸方面精心调度,浑然一体,不露斧凿痕迹,追求“恬淡雍容,内涵筋骨”的境界,于淡泊中寓神韵。严谨工整的吐字、规范有矩的行腔,展现出她的余派风范。她的吐字发音、用气行腔都有独到心得,嗓音能高能宽,清醇味厚。
王珮瑜确实天赋不错,要不然京剧名家梅葆玖和谭元寿也不会称赞她是“小孟小冬”,至此梨园界就有了一位“小冬皇”。
但是说实话近些年王珮瑜的艺术水平确实下降了,登台演出也是越来越少,反而是综艺节目参加的越来越多,并且这些节目也是五花八门,有与京剧有关的,也有一些脱口秀、选秀类节目。
我认为这不是一件好事,因为综艺节目参加可以,但是应该适当参加,而不是参加这么多。反而京剧演员的重心应该放在舞台上,多研究一些京剧剧目。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