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百变的年代,喜欢戏曲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于是有人担心戏曲的失传。其实,她从未离远,她一直站在繁华背后,从容优雅地浅吟低唱。面对世事的变迁,始终不急不缓。无须做那些应景的改变,固有的那份清雅和淡然,总会让人在阅尽千帆、看遍繁华之后,不由自主地走近她……
第一节黄陵戏曲简述
戏曲艺术由来虽久,但是由于黄陵的地理因素和人文环境,没有形成广泛普及的条件。至少在民国前没有专业的演出团体,有的只是一些小型的皮影、木偶的演出班子,也都是家庭式的或是搭班子式的临时组合,多是应付一些庙会的约请演出。黄陵的庙宇、戏楼,一律砖木结构,飞檐筒瓦、雕梁画栋,非常讲究。凡“龙王庙”“山神庙”“娘娘庙”“关帝庙“文庙”等每年定期都有庙会。过庙会时必然要唱三天四夜大戏。这样年深月久,相约成俗,一直流传下来。
黄陵重要的戏剧庙会有:农历(以下同)二月十五日县城庙会、三月三日店头街庙会、三月初六隆坊街庙会、三月初十太贤村会、三月十八上官村庙会、三月二十二田庄街庙会、三月二十六土桥子庙会还有“长寿山””老爷山”“忠义山”“晋公庙”“普乐寺”等处不定期的庙会,都要演戏祭神。这些戏剧演出活动虽然和民俗民风甚至封建迷信活动联系在一起。但对普及戏曲知识,培养戏曲观众大有作用。
每逢庙会唱戏时,周围数十里地的群众拖儿带女全家出动,既向神灵烧香献贡,又看戏观光,以饱眼福。即使一些交通不便的小山村,也修建有各种名堂的小型庙宇,群众为了表示善心虔诚,唱不起大戏时,也要设法唱上三天四夜“皮影戏”“线胡戏“或“木偶戏”以示唱戏祭神。也有大户人家在过红白喜事时雇请戏班演戏助兴,以谢乡里。另外就是由地方政府承担的庆典、祝贺或是重要活动时也请班演出,也为戏曲的传播提供了契机。
黄陵群众习惯把首场演出称为“挂灯”,把末场演出称为“落台戏”。每次庙会祭祀,各家各户都自觉捐钱,多少不限,群众俗称给神上“随心布施”各家各户还要按男性(男丁)的人数给戏班子艺人管饭。
第二节剧种
一、秦腔
秦腔是源于陕甘两省一带的民间曲调和宋金元的铙鼓杂别,形成于明代中叶,曾受昆腔、弋腔、青阳腔的影响,以梆子击节,音调高亢激昂,长于表现剧中人物的雄壮悲愤情绪。明末陕北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曾将陕西梆子作为“军戏”随军演出,用以鼓舞士气,因而“梆子戏”也随着农民起义军的转战,流传到山西、河南、湖北等地。黄陵与八百里秦川毗邻,故秦腔是流传本县最早、历史最长的一个剧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二、眉户
黄陵群众称其为“迷胡,因其曲调缠绵委婉、悦耳动听、引人入“迷”的缘故。眉户是流行于陕西和甘肃、青海、宁夏及湖北西部、河南西部、山西中部的一个剧种,因其产生于秦岭山脉北麓的眉县、户县两地,故称眉户。其主要伴奏乐器是三弦子,也称弦子戏。眉户最初是“清唱”,习称“地摊子”“板凳曲子”,后发展为“演唱”,即扮演角色的舞台演出。
三、碗碗腔
碗碗腔主要流行于陕西华山北麓的华县、华阴及大荔地区的剧种,后又名“华剧”,其音乐唱腔婉转优美、柔和细腻。因其碗碗为主要击节乐器,故名碗碗腔。它是随着皮影戏的演唱而流传本县的。新中国成立后皮影戏在演唱中,有些也夹杂着唱曲子或秦腔,因皮影戏可轻装简行,所以最适宜在本县山村小庄活动。
四、线腔
即线偶戏、线猴戏腔调,明朝以来即在黄陵流传。因其表演、音乐、唱腔道白别具一格,同时轻装简行,便于在山区活动,室内室外均可演出,所以线腔戏和皮影戏一样,颇受群众喜爱。
五、其他
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山西被日寇占领后,一些同胞逃难来到黄陵县一带,曾将河南梆子、河南曲子、山西梆子带过来,组织成小戏班演唱,因唱词听不懂,当地人不甚喜爱,故流传时间不长。
第三节剧目
新中国成立前民间最喜欢、流传最广泛的剧目有:《大登殿》《金沙滩》《蝴蝶杯》《百家箱》《西厢记》《鸳鸯楼》《白玉楼》《金坂钗》《双凤钗》《游西湖》《狸猫换太子》《法门寺》等大本戏,还有《杀狗劝妻》《二进宫》《三回头》《柜中缘》《赶坡》《探窑》《烤红》《借水赠钗》《拾玉镯》《祭陵》《三对面》《断桥》《杀庙》《斩单同》《四杀门》《长坂坡》《三娘教子》等折子戏。广大群众最爱看有关“魏、蜀、吴”的三国戏和“杨家将”的戏。这些戏剧中的人物故事早已家喻户晓。
新中国成立后,群众中最流行的剧目除传统剧目外,现代剧有:《鱼腹山》《穷人恨》《血泪仇》《梁秋燕》《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智取威虎山》《杜鹃山》《沙家浜》《祝福》《红灯记》等,特别是《白毛女》《血泪仇》《梁秋燕》几个优秀剧目,本地群众百看不厌,有的唱段广为流传。
第四节戏曲班(社)
清末以前,当地无人学艺,黄陵没有专业的戏曲班(社),都是关中地区的戏曲班(社)应约来黄陵庙会演出。民国初年,始有组织皮影戏和线偶戏班(社)。因此类戏曲班(社)从艺人员少,戏箱道具简单,特别适宜于山区活动,加之花费少,山区群众能负担起,因而这些小型戏曲表演班(社)便应运而生。
一、成兴隆线偶戏班
成兴隆,兄弟排行第三,人称成三,原籍合阳县散池村。自幼爱好线偶戏的表演艺术,故农活之余,勤学苦练,掌握了合阳木偶戏的提线技术,并背会了几十本传统剧目台词。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都能演唱,约在民国初年(20世纪20年代),因原籍合阳县遭灾荒,为了糊口度生,逃荒来到黄陵县。起初以卖小吃度日,后与合阳几个爱好线戏艺术的朋友联合一起,由他成立“兴隆线偶戏班”。成兴隆为主要提线手,并兼演唱。这个线戏班在黄陵、宜君、洛川一带颇有名气,前后活动约20余年,民国二十八年(年)左右,成兴隆年老多病,戏班子也解散。
二、马毛线偶戏班
马毛是本县隆坊镇西寨子人,尤其对线偶戏的表演和唱腔着了迷,曾去合阳县拜师学艺,后果跟随成兴隆线偶戏班继续学习,终于掌握了较高的线偶戏提线表演技术。当成兴隆年老休息后,马毛又组织了另一个线偶戏班,并从合阳县请来了几个线偶戏艺人,戏班越办越红火,除在本县活动外,还远去甘肃省陇东一带演出,很受观众欢迎,约民国三十三年(年)戏班解散。
三、张安林皮影戏班
张安林是本县店头街人,酷爱皮影艺术,曾去关中拜师,学习皮影戏耍竿技术和碗碗腔唱词。约在民国二十年(年)左右,联合皮影爱好者一起成立了张安林皮影班,亲自操竿并兼演唱。除在本县演出外,还去富县、宜君等地活动,颇受山区群众的喜爱。
四、同乐社
民国十八年(年)左右,黄帝陵园管理处主任王学三(本县阿党乡康村人)投资办起秦腔戏剧社,取名“同乐社”。全社30多名艺人,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演员(群众俗称把式)均是从关中一带的白水、蒲城、渭南等县招聘。其中比较出名的有安正民(须生)、肖育民(小生)、荣贵(小旦)等人。能够上演20多个本戏,每年除在本县各个庙会演出外,还去外县演出。艺人大多数是文盲,对剧本台词都是死记硬背,即所谓“吃本子”。师徒之间纯属封建把头关系,艺人和班主为雇佣关系。艺人中不少人吸食毒品,赌博成性。这个剧社演出活动约10多年时间,约民国三十五年(年)前后解散。
此外,还有田庄北巨头李振荣皮影戏班,城关孟林、秦家原田九等人的皮影戏班,店头镇有山西人组成的蒲剧班。苏家硷、南村、梨园村、城关镇、韩家塬在新中国成立前后都有业余戏班,以唱秦腔为主。
第五节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皮影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作曲一边演唱,并配以伴奏。可以说皮影就是中国最早的电影。
皮影戏在北宋时已有演出。据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载:“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嫉,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以丑貌。”
至元代,皮影戏一度成为军中文艺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由于成吉思汗的军事远征,更把皮影戏带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地,而后英、法、德的皮影戏才随之兴起。现20多个国家博物馆收藏有北京皮影的人物、布景等艺术制品。
明代,被称为“宜卷“的皮影艺术又有了较大发展。明武宗正德三年(年),在北京曾举行过包括皮影戏在内的百戏大会演。清代初叶到中叶是皮影戏的全盛时期,河北、北京、山东、山西、东北、陕西、湖南等地区,都是盛行皮影戏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后,皮影戏得以恢复和发展,各地皮影剧社相继而起,并在北京举办了多次全国会演。皮影戏的表演特点是以声带画,声画统一,注重唱功和人物造型,同时大量采用布景,构成多幕多景的戏剧形式。皮影戏表现内容丰富,演出轻便,有“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之说。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不同,皮影戏又可分为许多类别和剧种。在黄陵隆坊古路村,自清朝以来就有皮影戏班。至今70岁以上的老人大多数都会耍皮影。因为种种原因,皮影这一古老艺术,现在在黄陵几乎处于绝迹状态。然而在黄陵县文化馆仍完整保留着一套清朝时期的皮影。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流传甚广,对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展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