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南戏,脱胎于昆山腔,直到清代才有了真

昆曲是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昆曲”这个名字是清朝才出现的。这个剧种原来的名字叫“昆山腔”,属于南戏的范畴之内。如果想要了解昆曲的历史,那就必须从南戏讲起。

南戏出现在北宋年间,大部分学者认为,南戏最早出现在浙江温州一带。到了南宋时期,临安成了都城,南戏分成了两个流派,分别是“温州杂剧”和“永嘉杂剧”。这两种杂剧都是昆山腔的源头。由于南宋的历代皇帝沉湎于享乐,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民间戏曲的发展,出现《琵琶记》等一系列相对成熟的作品。

南宋灭亡后,南戏没有随之消亡,反而继续发展壮大,甚至南戏班子北上元大都进行演出。在这个阶段,南戏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北方杂剧。两个剧种最大的区别在于音乐体制。由于南戏来源于民间,没有像北方杂剧那样以“正声雅乐”故步自封,从而使得南戏的生命力极其旺盛。到了元朝末年,南戏引起了文人阶层的重视,有一批文人参与到戏曲的创作中来。

当时有个高则诚的文人,他和江苏昆山的杨维桢合作,结合昆山当地的语音、小调对南戏进行改造,形成了“昆山腔”。他们的创新行为,标志着昆山腔正式形成。高则诚重新修改南戏经典剧目《琵琶记》,使得这出戏成为昆山腔中的代表剧目。据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的时候,听过这出《琵琶记》,他称赞道,“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有了皇帝的褒奖,一时之间昆山腔名扬天下。

到了明代中期,昆山腔已经成为南戏中的四大声腔之一,其影响力遍布南北。嘉靖年间,有一个叫魏良辅的官员,再次对昆山腔进行了改革。他身边汇聚了一批懂音乐的人才,从曲式曲调上对昆山腔做了很多调整,让昆山腔更加贴近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标准。改革之后的昆山腔声腔悠远,绕梁三日。

随着昆山腔的发展,需要有更多完整的剧目进行演出。有一个梁辰鱼的昆山人,创作出《浣纱记》,全部用“新腔”演唱,受到了三教九流的好评。自此之后,越来越多的文人学者参与到剧目的创作中。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其中的《还魂记》更是成为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为了贴合故事情节,《还魂记》后来被改名为《牡丹亭》。

牡丹亭正版书汤显祖中国古典四大名剧精注插图本原文注释释义牡丹亭京东查看已下架

明末清初的时候,昆山腔已经成为最大的剧种,再也没有人把它当成南戏中的分支流派。有些文人为了说明昆山腔的来历,将其称为“南曲”,并且有了南曲天下第一的说法。清代乾隆年间,昆山腔正式改名为昆曲,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现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