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唢呐之乡砀山,500多年的历史,明太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m.39.net/disease/a_5629059.html

提起砀山,都知道砀山是“世界梨都”,砀山梨驰名中外。

其实,在砀山除了砀山梨,还有一样东西也很有名,那就是砀山唢呐,当地人俗称“喇叭”。年5月23日,以砀山这座城市命名的古老器乐艺术——砀山唢呐,出现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

在砀山,无论红白事,还是孩子过满月,或者谁家有什么喜事需要庆贺,都会请唢呐,这在当地来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一件事。如果没有唢呐参与其中,不仅氛围冷清很多,还会遭人非议,连个喇叭都没有,不怎么样。毫不夸张地说,唢呐在砀山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我小的时候,除了看电影,最爱看的就是吹唢呐的。每每村里有红白事,来了唢呐班子,抢在最前面的一定是我们小孩子,虽然唢呐声听不出吹得什么,但是就是觉得非常好听,听到精彩处也会随着大人,乐得嘎嘎大笑。

每年的八月十五后到春节前后,地里的活差不多结束了,是砀山人结婚的高峰期。隔三差五,就能听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还能听见嘹亮的唢呐声。唢呐在当地非常抢手,一定要提前预定的,否则很难订上。

男女结婚,唢呐一般都在前天到达男方,进行演奏,一张八仙桌,一个唢呐吹奏,两个吹笙,还有两三个个辅助表演的下手,通常就是一个唢呐班的标配。

唢呐,有人说是“流氓乐器‘,也有人说是”百乐之王“,之所以有这两种说法,无非就是唢呐一出,就盖过了所有的乐器,比较强势吧。也正因为如此,在红白事中,才能更能渲染气氛,一旦吹打起来,全村老少齐动员,纷纷涌上前看热闹。

现场唢呐喧天,观者动容,观众的心无不随着唢呐声起起伏伏,精彩处鼓掌呐喊叫好,或拂袖抹泪。唢呐演奏的,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经典名曲。如百听不厌的《百鸟朝凤》、《抬花轿》等等。唢呐演奏者,现场除了固定演奏一些必演的名录,还会现场发挥,或接受观众任意点播,可谓无所不能。现在唢呐班,也与时俱进了,增加了不少新元素,亦歌亦舞,更是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

白事,在砀山也是可以请唢呐班子的,只不过演奏的曲目和喜事有些区别,再者是双唢呐演奏。因为是白事,一些演奏的曲子都是严肃、悲伤的。尤其在送路上坟的时候。如果是德高或岁数大的老人故去,在当地也称半喜半忧,晚上可以演奏一些流行小调,活跃气氛。

说实话,小时候我心里非常羡慕吹唢呐的,用大人的话来说就是,走到哪儿吃到哪儿,而且都是大鱼大肉的好多菜,还有钱挣。所以曾梦想长大后当个唢呐吹手。看到漂亮的小姑娘吹唢呐的,一起玩的小伙伴,心里萌动下,疯想下说,找个这样的媳妇也不错。

记得,砀山吹唢呐最有名气的就是张连生。他在年,曾率领弟子陈玉兰等,参加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和当地政府、群众演出多场。

年,他代表安徽省参加华东局,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民间文艺汇演,以一曲优美的唢呐曲《百鸟朝凤》和一首自创的‘把攥子’《锔锅》技压群芳,夺得民间器乐的最高奖项一等奖,并在上海录音出版了一张留声机唱片专辑。

之后,他又晋京汇报演出,在北京怀仁堂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表演唢呐技艺。

唢呐,在安徽砀山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据历史记载,在明朝正德年间,也就是公元—年,唢呐已在该县广泛流传。明朝王磬在其《王西楼先生乐府·朝天飞》一词中写道“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唢呐在砀山的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说起砀山的唢呐,其实还要感谢一个历史名人,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明仁宗帝的第六代孙,郑藩王族嫡世,明代著名的律学家、历学家、音乐家朱载堉。

朱载堉,本可继承王位,但他看淡名利,上书皇帝,甘愿放弃。潜心研究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工作,他创建了12平均律。此理论被广泛应用在世界各国的键盘乐器上,包括钢琴,故朱载堉被誉为“钢琴理论的鼻祖”。

除此之外,他先后写出《乐律全书》和《律吕正论》等多部音律专著。还有一点恐怕许多人想不到,朱载堉非常喜欢听唢呐,为此,他亲自教授了一些唢呐艺人,后来,这些艺人随着因黄河泛滥而流离失所,辗转来到砀山县定居,砀山县的唢呐就此发展兴盛起来。

让我们永远记住朱载堉,记住砀山唢呐的来之不易!

砀山唢呐,老艺人比较出名的有张、刘、王、陈等几个家族,每个班子所演奏的艺术风格不一,形成不同的演奏流派:张家班擅长吹奏明朗欢快的曲调,老百姓逢婚嫁节庆,多请他们吹打助兴;刘家班偏重沉稳的悲凉曲调,当地多请他们为丧事奏哀乐;王家班擅长在表演中夹杂一些“吃火”、“吐彩纸”之类的民间戏法,令观众耳目一新;陈家班则另辟蹊径,在传统曲牌中揉进一些地方戏曲唱腔,舞台表现力较强。

改革开放以来,砀山唢呐艺术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陈玉兰、尹明山、李希文、王福荣、蒋法杰等全国著名唢呐表演老艺术家的言传身教下,又有王新领、阎华、王宝山、张团结、单古君等一大批唢呐演奏后起之秀,其中女子唢呐演奏员也占有一定比例,是目前砀山唢呐队伍里一道亮丽风景。

近年来,砀山县唢呐艺术团,像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全县共有多家,专业人员0多人,演奏人员达数万人,并在国家、省、市等各种文艺演出和比赛中荣获30多个奖项。

砀山虽小,如唢呐,曲儿小,喇叭大,历史名片却不少,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梨都”,还是“中国酥梨之乡”、“中国武术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唢呐之乡”等等。

虽然砀山现在还不富裕,相信终究有一天,伴随着嘹亮的唢呐,砀山经济将驶入全国发展的快车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