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青明清民歌时调小曲传承及影响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民歌时调小曲传承及影响研究”负责人、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明清民歌时调小曲大多数是流行于南北各地城镇市井的民间小调唱词。它集中体现和反映了明清以来民歌俗曲的文化生态在曲艺、戏曲、俗文学创作中的影响,以及在俗曲音乐及其传播、民俗文化和方言俗语方面的价值等。

兴盛原因及曲调源流。明清民歌时调小曲的发生、发展和兴盛,是在生成机制、社会思潮、观念认同、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叠加下的产物。从生成机制上看,民歌、时调小曲是抒情言志的工具和手段,也是驰情娱乐和表达诉求的方式,这是其产生的内在动因和生成机制。从社会思潮上看,出现了以孔孟传统儒学“异端”而自居的李贽,提出了“人生自适”的观念;商品经济的活跃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的变化,催生了思想文化领域的“异调新声”民歌时调小曲的诞生。从社会接受上来看,明清以来文人对民歌时调小曲持认可和赞赏的态度,李开先有“真诗直在民间”的论断,何景明视以《锁南枝》为代表的时调小曲为“时调中状元”,冯梦龙在《序山歌》中提出了“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的论断。从社会发展来看,清代的俗曲兴盛、繁荣和发展也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产物。

民歌时调小曲作为中国乐文化体系中诗歌文学的一种,不仅是“因所感发为歌,而声律从之”古歌生成机制下的产物,也是“古歌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今曲子,其本一也”衍生机制下的产物。基于乐文化体系中诗歌文学发展理论,民歌时调小曲的南北差异论,考察明清民歌时调小曲的源流、传承和衍变。明代时调小曲是从元代小令和套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清代的时调小曲则是在明代时尚小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曲体结构及俗曲传播。我国传统歌曲作品绝大多数以歌辞文学形态流传,明清俗曲的存在情况同样如此。以歌辞文本为中心考察其曲体结构,明代吴语山歌中多衬字、衬词,时至当今吴语地区的歌谣仍保留着句子多衬字、衬词这一特点。演唱时,以同一基调演唱多段唱词,曲调随着词格的变化用局部自由重复的手法进行扩充,扩充的长短根据歌词的变化而定。在考察与说唱、戏曲音乐中的“加滚”和“加垛”演唱方式时,发现它们的演唱手法是相同的。比较古今曲体结构相同的歌词,逆推可知明代山歌的音乐结构及音乐形态。

清中叶以前,《霓裳续谱》中的岔曲、寄生草和《白雪遗音》中的马头调(连板)是这一时期曲体结构与音乐形态的代表。岔曲的曲体和词体可概括为“六八句”。从曲体音乐结构而言,其发展先后经历了由单曲体的岔曲演变成枣核儿、腰截、牌子曲三种曲体样式,在清末衍生成说唱结合的单弦牌子曲。从演唱形式来说,岔曲最初是由一人自击八角鼓演唱,后发展出单唱、拆唱和群唱等表演形式。,作为元明清俗曲中的一个重要曲牌名,在流传过程中,在遵循其基本结构的基础上,通过重复、带把、带垛、引申、增字、减字、衬字等手法,丰富和发展了的曲体结构。《白雪遗音》中的马头调(连板)是唯一一首采用工尺谱记录,谱式为“一炷香式”结构的作品,与带尾、岭儿调为“同构异名”的俗曲曲牌,或为同一“母曲”的不同称谓。

清中叶以后,《借云馆曲谱》《小慧集》《续小慧集》小唱曲词及工尺谱等作品真实地记载和保存了明清俗曲原生态音乐形态。从曲词来源看,皆为当时流行的小调曲词,摘唱于戏曲和时剧两种类型;从音乐来源看,均为当时非常流行的词曲谱;从记谱形式来看,以上词曲谱皆为工尺谱记谱,反映工尺谱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记谱形式。

曲艺、戏曲及俗文学影响。民歌时调小曲对曲艺、戏曲及俗文学创作的影响直接且深远。

从曲艺角度来说,民歌时调小曲是清代曲艺的曲调、音乐来源,如曲艺八角鼓、单弦、子弟书,尤其是山东八角鼓曲艺曲牌。有的本身就是说唱曲艺的曲词,尤其是数量众多的岔曲、南词等曲词,如“南词”曲词本身就是江南说唱曲艺的开篇之词,即“开场白”之类。冠以地方名称的各曲艺种类,其传统剧目绝大多数改编自昆剧剧目,也有在吸收地方山歌、小调歌词程式的基础上,编唱一些反映社会事件、市民生活的单人独唱的“赋”与小曲。咏剧小曲深刻地影响和丰富了曲艺创作者的文学与音乐素养,为曲艺创作提供了艺术借鉴。

从地方戏曲来说,明清民歌时调小曲最初以流行歌曲的形式南北传播,到清代前期,它们已同各地民歌小曲结合,成为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曲牌体曲艺和地方戏曲。曲艺音乐和大量俚曲、小唱,由素衣清唱发展成彩扮演出的地方戏曲。其影响有四:一是分角色唱牌子曲的“牌子曲拆唱”的戏曲表演传统;二是“南词滩簧”系由坐唱戏剧经扮演而为扮演戏剧;三是“唱说滩簧”系由民间唱说新闻演化成为戏剧的;四是它是晚清以来各个地方戏的主要曲调来源。

从俗文学创作来说,明清以来,小说、笔记、戏曲等作品中大量创作、引用、收入民歌时调小曲,引用民歌时调小曲来加强作品的生动性和表现力,具体表现为:一是小说、戏曲引用民歌时调小曲时,会根据情节表达的需要改编和增减字句,不仅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和表现力,还大大丰富了民歌时调小曲的数量;二是编创了同一“母题”时调小曲,曲牌内容大体一致,极大地丰富了民歌时调小曲的数量;三是小说、笔记、戏曲中对民歌时调小曲的记载,不仅是这种俗文学样式在世俗生活中的普遍真实存在,也是俗文学样式普遍被社会各阶层认可的结果;四是民歌时调小曲借助于小说、笔记、戏曲等载体加快其在民间的流传与扩大其影响,也反映了作者求新尚俗的创作心态和读者尚奇求变的娱乐心理。

民俗、方言俗语上的价值。左思《三都赋》有“风谣歌舞,各附其俗”之说。作为贴近民众日常生活的民歌时调小曲,是一个时代生活画卷的社会缩影,反映广阔而丰富的民俗生活。明代的民歌时调小曲描绘了晚明吴越地区社会关系、婚姻、饮食、信仰、服饰、游艺、娱乐等。清代,《霓裳续谱》中的曲词描绘了清中叶以前的京津两地民俗生活;《白雪遗音》中曲词内容极为广泛,有取材于戏曲故事的,有流传于街衢里巷的优美的情歌,也有描摹四时风景的兴怀之作,描绘了清代中叶以山东为中心地区的民俗社会生活。

从语言学角度来说,歌谣的历史是一部记录语言发展的历史,它是研究方言词汇最鲜活、最生动、最直接的资料。一是冯梦龙对方言俗语的记录原则对当今指导从事方言俗语记录、整理和研究,仍具有实践指导和应用价值;二是吴侬软语的方言特质是吴语歌谣多衬字、衬词,阐释了吴语的“吴侬软语”这一特质;三是吴歌多用“吴音俚语,谐音双关”,这一独具地域特征的修辞手法的历史传承。

清代时调小曲的语言学价值反映在如下方面:一是将民间歌谣、戏曲故事、市井生活与文士气息浓厚的词句、情境、意象、手法等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文学再创造的一大特色;二是以民俗生活、民间信仰和民俗祭拜活动为叙唱对象,展示和保存了独具清代特色的民俗语言;三是时调小曲大量地使用了富有时代和地域特征的方言词汇,借此保存了不少原生态的方言语词,为研究地域方言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史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2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