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以后,戏曲史论著常称清政府施行文化专制,为了维护昆腔的正统地位,扼杀民间戏曲艺术。因乾隆五十年禁止秦腔演出和嘉庆三年禁饬乱弹诸腔的谕令颁发,将清王朝统治者定位为打压新兴民间戏曲发展的罪魁。
禁令之出,到底是因为对民间腔调的压制,还是由于地方声腔为吸引观众,存在一些色情表演呢?尊重历史,敬畏历史,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态度。清廷的监管的确曾涉及民间流行戏曲,但并非腔调本身,矛头实际指向一些地方戏中出现了违背传统道德习俗的淫荡表演,这在《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中多有显现,从未着意回避。从史料分析,清代帝王并不一概排斥民间戏曲,他们同样乐于接受新颖动听的曲调。
康熙朝已有民间戏曲进入内廷,玄烨将弋腔与昆曲并列为正统,肯定“弋阳佳传,其来久矣。”对昆曲和弋阳腔的表演特色赞赏有加,要求内廷艺人演唱弋阳腔要“益加温习,朝夕诵读,细察平上去入,因字而得腔,因腔而得理”。高士奇在内廷看戏,七出折子戏中,弋腔占四出,份额大于昆腔,并允许从江南选进唱弋腔的女子,都能反映出康熙帝的审美取向。
而在民间,弋阳腔一直被文人鄙夷地称作“花部”、“乱弹”,至乾隆末年,还有名家称“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尽管进入内廷的弋阳腔经过了雅化,而基本的风格是固定的。帮腔、锣鼓等弋腔显著特色,一直保持到清末。
秦腔、乱弹、弦索等一度遭明令禁止。乾隆五十年议准:“嗣后城外戏班,除昆弋两腔,仍听其演唱外,其秦腔戏班,交步军统领五城出示禁止。现在本班戏子,概令改归昆弋两腔。如不愿者,听其另谋生理。倘有怙恶不遵者,交该衙门查拿惩治,递解回籍。”秦腔首当其冲受到查禁。乾隆间京城戏园时有色情戏上演,秦腔尤为突出,竹枝词有“新到秦腔粉戏多”之说。“二小戏”、“三小戏”十分盛行,均以小旦、小生或小丑调笑戏谑为主,其中难免穿插出格的表演。
乾隆末年查禁地方戏风声最大(嘉庆三年也属于乾隆末期),而实际起码在乾隆中期,民间戏曲已经步入了清宫。
原稿佚名,书写方式类同其他内廷杂档,格式比较规范,只有这几年,当是散佚在外的管理杂物使用的记载,相当可信。其间可以看到,乾隆中期,侉戏已经连年在内廷演出,三十一年是花唱,没有说明唱了几天,只说是不唱之日停止供炭。至三十二年,已不再标明是花唱,或许已演出全本戏。连续表演了十四天,正月二十八日才停止。我们无法得知当年演唱的腔调、剧目,但可以肯定,民间腔调侉戏已在清宫立足,获得在圆明园演出的机会。乾隆帝并非偶尔到南方巡游才得观赏由江南织造等官员出面组织的花部戏曲,而是早已将其喜欢的戏曲调入内廷演出。当然,侉戏没有资格进入圆明园同乐园大戏台演出,而是单独表演,用炭数量也显然少于连台大戏的十斤,只有六斤而已。同乐园是有皇族贵胄、王公大臣看戏的地方,侉戏显然还不能登大雅之堂,与三层大戏楼的演出相提并论。正月尚值元旦期间,侉戏只能用黑炭烧些热水之类,不唱时则停止供应。
乾隆朝内廷演出花部侉戏,更使今人认识到,清廷并未刻意压制民间戏曲,排斥地方声腔生存发展。从入关伊始,清廷对戏曲传播态度宽容,曲调优美动听,具备一定表演水平者均予接纳。只要没有违背传统道德,从未予以查禁,也算得开明。嘉庆七年,南府档案记载上演侉戏《双麒麟》,此剧为乾隆末年秦腔艺人魏长生之徒陈银儿擅演剧目。侉戏在内廷没有销声匿迹,从乾隆延续至嘉庆、道光朝,直至咸丰晚期,乱弹等腔调大量进入清宫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