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你知道几

解缙故事缙故事是年经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民间文学。解缙(-年),吉水县城东门解家人,明洪武二十一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著名的大明才子。解缙不仅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而且为人耿直、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屡次上疏,针砭弊政。他主持编撰的《永乐大典》,是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宜黄禾杠舞禾杠舞流传于江西省宜黄县河东一带。是山区人民世世代代在山上砍桠柴,利用禾杠和柴刀打着节拍进行歌舞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舞蹈。禾杠舞》的特点是生活化、劳动化。以柴刀、禾杠为乐器,人数可多可少,动作幅度不大,脚步自然,多走方步。它的行腔比较自如,一字一音,节奏平稳、轻快、灵巧,用柴刀的各个部位敲击禾杠,打出舞蹈和歌腔的点子和节拍。最常用的有“5/8”、“4/8”节拍,歌词内容无定规,歌者多触景生情,借物表意,从而使整个舞蹈充分反映了传统民风民俗,显示出了一种活泼的乡土风格。《禾杠舞》影响最大的是一种以山歌《卓望山上》为主调的《禾杠舞》。永修丫丫戏永修丫丫戏,江西省永修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永修丫丫戏发源于江西省四大名镇之一的吴城镇,脱胎于明末赣北板凳戏,因其女角全部由男童女扮,头扎两个丫丫发鬃,渐渐自成一派,人称永修“丫丫戏”。其艺术特点在于单纯的打击乐伴奏形式;唱腔沿袭传统民间戏曲特色,剧目多是由传统剧目改编而成;语言具有典型的赣方言特点,且多是口头语白话。东河戏东河戏,江西省赣州市东河片地区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因其形成于赣州东面贡水流域,故称东河戏。东河戏中的乱弹腔首先将自己的观众定位于下层百姓,非常具有地方特色。东河戏是在高腔的基础上,逐步融合了昆曲、宜黄调、桂剧、安庆剧、弋板、南北调、秧歌调等,发展成拥有高、昆、弹三大声腔较为完整的地方戏曲剧种。客家古文客家古文,以说唱古文故事而得名,是江西赣南地区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一种特有的民间曲艺。客家古文是一种说唱艺术,“一人一台戏”,以方言为主,表演灵活方便,道具轻便简单,唱腔优美婉转,基本曲调结构多为四句体,音乐唱腔具有浓郁的地方客家色彩。演唱内容主要是一些流传于民间的古老传说、神话和历史故事等,大多由一名盲艺人独自完成,伴奏乐器主要是勾筒,有的艺人身兼数职,将多种乐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地运用四肢对其进行演奏。永新小鼓永新小鼓,原名“唱号音”,也叫“永新号音”,是盲艺人谋生度日的曲艺,早期只流行于永新县境,后在吉安数县流行。据考证,它约产生于清朝乾隆年间。永新小鼓一人坐唱,有说有唱,以唱为主。它的唱腔有平腔和高腔两种,平腔平和深沉,善于表现诙谐、讽刺的题材;高腔热情高昂,富有力度,音域比平腔活跃起伏,跌宕多姿,可长可短,能刚能柔。曲目的语言朴实,唱词简练,每段末尾有一拖腔,而且充分适用当地的群众通用语、习惯语、谚语,土音押韵,为群众喜闻乐见。井冈山全堂狮灯井冈山全堂狮灯,流传在江西省井冈山市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井冈山全堂狮灯,俗称“全堂狮子”,流传东上乡虎爪坪自然村,既有赤手空拳的武术套路,又有千奇百怪的武术器械,由龙灯、舞狮、拳术、棍术、器械、对练以及盾牌舞等七大项目组成,配以锣鼓、唢呐等乐器伴奏,由16人共同完成表演。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是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地方传统手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吉州窑始烧于唐末,发展于五代、北宋,盛行于南宋,元末逐渐衰落。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主要有制瓷工艺、烧造工艺。吉州窑陶瓷制品是在这两大工艺细分的制轮机、选瓷土、练泥腐泥、拉坯成型、造窑型、窑具烧柱等工序烧制而成。吉州窑是一座以生产日用陶瓷为主的民窑,产量大,成本低。它用当地的材质,很快形成了自己的制瓷工艺,铸就了吉州窑陶瓷“胎质粗松,含砂量高”,“似陶非陶”,“重釉不重胎”的个性特征。烧造的主要器物有盏、碗、罐、杯、碟、盘、钵、盆、瓶、壶、玩具等;釉色有青釉、青白瓷、乳白釉、褐釉、黑釉、彩绘、绿釉、仿龙泉、青花等;胎质有素白、粉白、黄白、豇红、青灰炻质等色,其黄白胎白中泛黄,含砂量高,“似陶非陶”最为典型。吉州窑陶瓷的装饰工艺有印花、剔花、刻花、剪纸贴花、点彩、洒釉、捏塑等,纹饰精美生动,装饰技艺精湛,地域风格和民间艺术特色浓厚。它成功运用民间剪纸工艺为制瓷装饰,形成了质朴、明快、生活气息浓郁的装饰风格,并且充分利用窑变技术,研制创烧了个性独特的釉下白地彩绘和色彩缤纷、璀灿夺目的黑釉地木叶纹、虎斑纹、玳瑁斑、鹧鸪斑、剪纸贴花等黑釉窑变瓷。古戏台营造技艺古戏台建筑技艺是乐平民间乡土建筑中一项重要的传统技艺。在古戏台建造传统技艺中,主要由锯工、大木工、小木工、雕工(以木雕为主,也有砖雕、石雕)、泥工、漆工、绘画工等通力合作,各尽其能,共同完成一座戏台的制作。戏台采古典牌楼式样加以雕镂、敷金与彩色,取穿斗、抬梁混合架构辅以抱檩、穿枋等,使得戏台“建筑奇巧复杂,装饰豪华艳丽”。戏台由下部宽大的台基、中部的墙柱结构和上部巍峨的屋顶三部合成,形成庑殿厅堂立面形象;戏台主要部件、构件有油梁、狮子枋、八字枋、月亮枋、斗拱、雀替、狮撑、悬柱、吊钵、吊篮、屏风和花格窗棂等。在古戏台建造过程中其雕塑最为关键并有着其独特的特色:一是雕塑种类齐全,浮雕、平雕、阴刻和镂雕皆备,极少二次打磨,刀痕清晰有力,质感亲切;二是突出浮雕,特别是油梁和狮子枋浮雕深达2-3寸,以便民众远视和仰视,立体感强,栩栩如生;三是雕塑内容丰富,以戏文人物为主,花鸟风景为辅。庐陵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江西吉安古称庐陵,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的吉泰盆地,是庐陵文化圈的发源地和中心区域。自汉唐以来,庐陵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到宋代,已成为享誉全国的“江南望郡”。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建筑的繁荣,始建于南宋时期的白鹭洲书院成为当时文教建筑的代表,闻名江南。明代,庐陵逐渐成为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出身庐陵的名宦贤儒,功成名就后纷纷惠泽故里,投资兴建学堂、庙宇、祠堂、宅邸,给家乡的建设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庐陵至今还留存有数以百计的传统古村落,保留了司马第、相国府、大夫第、祠堂、书院等大量精美的古建筑,至于旗杆石、功德牌坊等建筑小品更是数不胜数。庐陵(赣中)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一个重要分支,体现了传统建筑的在布局、结构、构造、装饰上的共同特点,但又结合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做法,如天井院式的建筑布局、鹊巢宫式屋顶、清水砖的马头墙、鎏金木雕装饰的木构架等等。相比北方民居以及江浙民居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也表现出庐陵工匠为满足地方生活需要在改善建筑形制、采光通风、建筑装饰等方面所做的贡献。庐陵传统建筑的形制构造,构件加工工艺以及装饰工艺都保持了地方的传统做法,这些传统营造技艺在如今古建筑修缮、古村落改造、传统民居建造中还在广泛应用。这充分说明了庐陵传统营造技艺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传统营造技术不断发展的具体体现。庐陵也是风水术中形势宗理论的发源地之一,宗族聚落的规划选址与建设都曾受到风水理论的巨大影响,诸如房屋的选址、定向均要按照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的传统步骤对环境进行细致的考察;建房中的奠基、择日开工、上梁、竣工、乔迁等的每个环节,也都会被房主和工匠审慎地对待,通常都要举行各种仪式,并由此形成一整套房屋建造的工序流程和行规习俗。庐陵传统建筑的营造是庐陵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稻作习俗万年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贡米之乡,境内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考古发现了距今1.2——1.4万年前的栽培水稻植硅石,把世界栽培水稻的历史推前5000年以上。在万余年的耕作实践中,该县逐步形成涵盖歌谣、节令、习俗、耕技等方面内容、独具地方特色的稻作文化系统,并先后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全国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匾额习俗(赣南客家匾额习俗)赣南客家匾额习俗随着北方士族迁徙赣南而逐渐发展,形成了通过送匾、挂匾等活动,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以教化乡邦的客家传统习俗。匾额习俗在赣南尤其是会昌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对教化乡邦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自宋元以降千余年间,赣南客家匾额习俗久盛不衰。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客家先民崇文重教、敦宗睦族的客家文化特质,以及他们的嘉言懿行都在匾额习俗中得以代代相传,历久弥香。锣鼓艺术(花镲锣鼓)丰城花钗(镲)锣鼓萌芽于南宋时期丰城荣塘镇龙光书院,距今有多年的历史。这种以唢呐、锣和钗(镲)等打击乐并重的小型民间器乐合奏形式,民间普遍称为“吹打”,成型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民国初期,普及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长期传承不绝的一种地方民间风俗器乐艺术。丰城花钗锣鼓也称“花草锣鼓”,一般由7人演奏10件乐器。之所以冠名“花钗”或“花草”,盖缘于两副钗花妙多样的演奏,其节奏变化丰富多彩而活灵活现;主奏乐器唢呐的旋律变奏形式变化多端,有花俏之意。丰城花钗锣鼓传统曲牌丰富,多达一百余个。该乐种具有乐器组合规范化、曲牌体系传统化、演奏形式程式化、节奏形态多样化、风格特色鲜明化等种种突出的艺术特点,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和深邃的音乐艺术内涵。道教音乐(龙虎山正一天师道道教音乐)正一天师道音乐渊远流长,她既属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又有其作为宗教形式而独立存在和发展的特殊内容。天师道音乐作为斋醮科仪不可缺少的部分,晋·葛洪在《抱朴子·道意篇》中说:“撞金伐革,讴歌踊跃,拜伏稽首,守清虚坐,乞求福愿”。表达了一种天人感应,人神相通的宗教思想。千余年来,天师道音乐是在民间音乐和南方戏剧音乐相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广泛地吸取了唐、宋以来的宫廷音乐,其区域特色以江西赣剧的“弋阳腔”为主,而道教独创的“上清腔”则是主腔调。宋元以后,张天师“主管三山符箓”又“掌管天下道教事”,故天师道音乐又极大地影响了江南的各大道派。狮舞(黎川舞白狮)舞白狮是黎川县日峰镇下桥村一种民间灯彩,相传从元代流传至今,因下桥村座落在县城的西北方,故又称“西方白狮”。以前,黎川共流行白狮、黄狮、黑狮、红狮四种,以白狮为王。白狮制作精细,造型雄壮魁梧,动作舒展优美,刚柔相济,伴随着多变的打击乐,上下翻舞,大有气吞山河之势。黎川有喜庆必放炮竹、舞白狮的习俗。据87岁老艺人讲述,舞白狮早在晚清时就已在黎川盛行,大年初一狮子拜舞有“旺屋”作用。舞白狮活动由掌龙珠人召集和主持,狮队一般由20人组成。雌雄成对出现。两狮在掌龙珠人的引导下,摆围观、并列、东上西落和前退后进四种队形。雌雄双狮追抢龙珠,并模仿狮子的看、站、定、跑、跳、搔痒、抖毛等动作,惟妙惟肖。舞白狮从妙趣横生的玩狮开始,需雌雄白狮各一只,龙珠一个,随行打击乐队,基本动作有打脚球、双狮呈瑞等11种。音乐有吸引观众的“过段”、有舒缓的“流水”、有激越的“火爆头”。“火爆头”乐起后,司鼓者根据表演者的情绪,将节奏逐渐加快,推至热潮。最后,在戴傩舞面具人一番杀气四起的杀狮表演中结束。以前黎川舞狮常发生械斗,属武狮范畴,尊白狮为王后,武斗动作演化成舞蹈,成为尊贵、吉祥的象征。舞狮者头扎白毛巾,着中式对襟宽边黄褂,下着灯笼裤。铁丝扎制球状,外蒙红绸,中心装一横轴,下用马蹄形的木柄将球悬空支起,稍一颤动,球就不停地转动。狮头尾和球中心装上狮灯,舞动起来流光溢彩。木雕(东固传统造像)木雕(东固传统造像),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地方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据记载,东固传统造像始于明代,善于人物塑造;服务于儒、释、道三教派,其中道教为主。其流传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县东固镇,是一项包含独特的雕刻、绘画工艺和神性的开光仪式的传统美术。东固造像题材丰富,主要是佛教造像,讲解教义,弘扬佛教,启示众生,祈祷祈福;儒教、佛教、道教的主题,以及越来越多的地方和世俗特征,描绘生活场景和神话传说。神像雕刻技术要求丹青先生们拥有精湛的木雕技艺,甚至发展到艺术创作的境界。锡雕(莲花打锡)多年前,莲花就有锡制品。清康熙年间,皇上曾下旨由街头村锡匠打造锡钱币。目前仍有50多名锡匠活跃在街头庙背等村。莲花打锡工具简单,工艺讲究。造型各异的锡器,仅靠剪子、矬子、锤子、量尺等简单工具,经溶、画、剪、打、锉、焊等工序,就落落大方的呈现了出来,这其中的功夫全在手上,故有“三分打,七分磨”之说。莲花锡器精细匀称的锡花、弧线优美的造型、雕刻精美的装饰,堪称民间手工一绝。民间绣活(夏布绣)民间绣活(夏布绣),孕育于江西省新余市的传统美术,是江西的代表绣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江西人也称夏布绣为赣绣、麻绣,它根植于麻绣绣活之上。在人类文明的伊始,先民就开始在服饰上刺绣花纹。夏布绣可能起源于北宋时期。传统夏布绣属于实用绣的范畴,其针法朴实,有平绣、十字绣、纳纱绣及锁绣等。客家民居营造技艺(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客家民居营造技艺(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信丰、安远、寻乌等地赣南客家围屋传统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宋元以来,赣南小乱大乱不断,险恶的生存环境,促使了围屋产生和发展。赣南客家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明后期至清前期,闽粤客家大量回迁入赣,建造围屋。围屋在赣南大量出现,并形成规模和特色是在清代中晚期。客家人受先祖士族门阀观念的影响,加之本身的坎坷历史遂形成了一种讲宗亲、重家族的传统,同时为了保家卫族、防止仇族的袭击报复,客家人建造了围屋这样有完善防卫功能的居所。赣南客家围屋主要有两种,一是特殊土坯结构: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黏稠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夯筑起墙厚1至2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二是花岗岩条石结构,这种围屋像欧洲的城堡,经久耐用。绿茶制作技艺(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婺源绿茶制作技艺)赣南客家擂茶起源于汉魏时代,由“粥茶”及唐宋时的“盐茶”衍变而成。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基本材料有炒花生米、炒芝麻、晒好的茶叶、适量的食盐、糯米等;制作工具有三宝:擂钵、擂棍、捞瓢,通过旋转研磨成糊状物。饮用时将热开水倒入擂钵并搅动,人称“一家煮茶百家香”。婺源绿茶简称“婺绿”,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产地在江西省婺源县。婺源绿茶是以清明后采摘的一芽二叶为原料,经过杀青、造型揉捻、分段干燥、分筛梗、风选、拼配等工序精制而成。婺源绿茶外形紧细圆直,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具有“叶绿、汤清、香浓、味醇”的特点,是传统名茶之一。中药炮制技艺(樟树中药炮制技艺)樟树中药材炮制技艺主要是以明缪希雍《炮炙大法》中所总结的“雷氏炮炙十七法”和陈嘉谟《本草蒙筌》“三纲九法”等医药学理论和古法炮制原则为依据,并结合药物特性和临床实践,不断丰富和创新,独创属于自己的特色。在具体的炮炙工序上,樟树在药材鉴别与净制、切制、炮炙和贮藏等各个方面都有独特的传统做法。(备注:图片来源网络,侵删)作者/来源:川水上行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