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这个年纪去追求爱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在梅兰芳京剧表演体系中,有一个特点是充分地、灵活地运用程式。所谓程式,广义地说,就是戏曲舞台上艺术地表现生活的一种形式,一种规范化的动作。如前边提到的开门、关门、上楼、下楼、骑马、划船等,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然形态,在梅兰芳的京剧表演艺术中,为了与有韵律的唱念和夸张的形体动作相适应,则把自然形态按照美的原则予以提炼、概括、夸张、美化,使之成为节奏鲜明、格律严谨的固定格式,从而形成了舞台上的表演程式。程式的广泛运用,就使戏曲艺术既表现了生活,又不同于生活。也就是说,它源于生活,而美于生活。京剧《金玉奴》剧照在京剧艺术中,无论是表演上的唱、念、做、打(舞),还是行当中的生、旦、净、丑,以及舞台上的布景、道具、服装等,都有相当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就是京剧艺术各种程式的基础和内容。“唱”和“念”在京剧程式中最为突出,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唱”和“念”是抒发人物感情、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京剧的唱,要求演员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所谓“字正”,就是要把字音准确地、清晰地唱出来,使字字入耳,唱词让观众听懂;所谓“腔圆”,就是按字行腔,感情充沛,悦耳动听。京剧《扈三娘》剧照演员在演出中,用唱腔来表达剧中人物的感情变化,以情感人,以声动人,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京剧的念白,讲究“声务铿锵,语求肖似”,它和唱一样要分出语句和段落,找出字句间的轻重,安排语调的旋律,设计语气的节奏,讲究气势,做到自然生动,传情感人。在塑造人物中,念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因此,也可以说,京剧的念白是一种特殊的歌唱形式,是将京剧的唱渗透于念白中使之“歌咏化”。另外,不同的行当所使用的嗓音和声调也不相同。老生与老旦用真声;旦角用假声(也叫小嗓);小生用真假声。旦角尖细,花脸粗矿。京剧剧照这是有其生理与心理上的根源,因为旦角中除老旦外都是中青年女性,其声音比较高而细。过去京剧旦角的扮演者多为男性,在舞台上他们要模拟女性的嗓音来唱与念,故都需要用假声。后来虽然有了女演员,但由于习惯和传承的影响,仍然用假声。总之,这种以假声发出的声音有不同于女性真声的独特风韵,能更形象地、夸张地表现女性的娇媚与阴柔之美。京剧中的“做”,要求演员不仅要准确地体验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要精确地找到体验这种思想感情的表现形式,从而做到形神兼备、情真意切。京剧剧照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剧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变化,要通过眼神表现出来。所以,京剧表演非常讲究眼神的运用和面部表情的变化。表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除了注重面部表情外,还要注重各种身段、手势、脚步等动作,以形传神,把剧中人物丰富的感情、复杂的心理,化做优美动人的身段,并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有分寸,讲含蓄,适度地把观众在生活中看不见的人物内心活动,变成历历在目、一清二楚的外部动作,令观众在理解人物的同时,得到艺术的享受。京剧剧照京剧中的“打”,是指京剧表演中的武打和武功。它是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加以提炼、概括、夸张,进而以舞蹈化、规范化来表现人物的情绪等。这种表演形式,一类是不用兵器的徒手格斗,拳打脚踢,翻腾扑跌。另一类是使用刀枪剑戟等兵器对打,速度较快,气氛紧张,多用在两军交锋厮杀的场面上。也有在特定的情节中,打打停停的现象。如《虹霓关》中,女将东方氏在阵前爱上了瓦岗寨小将王伯当,在战斗中表现出爱慕与赞赏之情,武打的速度缓慢,造型优美,别具一格。京剧剧照京剧表演程式的形成和运用是戏曲艺术高度发展和完善的结果。在艺术家们创造角色的过程中,程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这一点,我们从梅兰芳的舞台实践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确实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艺术大师。在其编演的古装新戏中,他通过精心设计更新了旦角的扮相和服饰;他从古画中借鉴人物的艺术造型和优美的动态,以及将其他剧种的表演身段、民间的武术和舞蹈,创造性地运用到古装新戏中来。京剧《钟馗嫁妹》如在《天女散花》中创造了绸舞,在《霸王别姬》中创造了剑舞,在《西施》中创造了羽舞,在《嫦娥奔月》中创造了水袖舞,在《黛玉葬花》中创造了花锄舞,在《上元夫人》中创造了拂尘舞,在《麻姑献寿》中创造了杯盘舞,在《千金一笑》中创造了扑董舞,等等。这些舞蹈和身段,更鲜明、优美地表现出中国古代女性的温柔、含蓄、高雅、善良的才艺和品格。京剧艺术的程式以真实生活为基础,以写意的方法加以提炼、夸张,予以歌舞化,使京剧表演体系在不断的发展中更加完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