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三部花鼓戏从刘海砍樵打铜锣到补锅,

北京看白癜风那个医院好 http://pf.39.net/bdfrczy/140107/4323074.html

长沙花鼓戏的演出剧目很多,影响较大的有《小姑贤》、《南庄收租》、《阴阳扇》、《菜园会》、《讨学钱》、《芦林会》、《盘夫》、《祭塔》、《古丁子看妹》、《合银牌》、《游春》、《赶潘》、《捉蝴蝶》、《放风筝》、《扯萝卜菜》等。大本戏有《刘海戏金蟾》、《韩湘子》、《杀蔡鸣凤》、《八百里洞庭》、《碧玉簪》、《梁克哀史》、《白蛇传》、《清风亭》等。20世纪50年代后创作了一批新剧目,如《双送粮》、《姑嫂忙》、《草鞋坡》、《骆四爹买牛》、《牧鸭会》、《三里湾》、《牛多喜坐轿》、《打铜锣》、《补锅》、《烘房飘香》、《送货路上》、《两张图纸》、《野鸭州》、《换猪》、《对象》等。

新中国成立后,花鼓戏艺人在政府文化部门的引导下,对传统剧目进行改造,去掉了低俗的东西,突出了表现劳动人民生活和理想的内容。在半个多世纪的长沙花鼓戏发展史上,有不少人们喜听爱看的剧目,《刘海砍樵》、《打铜锣》和《补锅》三戏影响最为深远,也最为人们熟悉喜爱,堪为花鼓戏之珍品。

《刘海砍樵》是一出经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叙述青年农民刘海与村姑胡秀英恋爱成婚的故事,剧情生动感人,风格清新真切。年,该剧正式演出,由名演员何冬保、萧重珪分别饰演刘海和胡秀英,后又晋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获得大成功。50多年来,《刘海砍樵》久唱不衰,流播全国,并多次到省外和国外演出,以致家喻户晓,在长沙,几乎人人能唱能演了。

长沙花鼓戏传统剧目《刘海砍樵》的整理改编是一个重大的尝试,也是湖南花鼓戏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刘海砍樵》又名《小砍樵》,是《刘海戏金蟾》中的一个主要单折戏。这个剧目删除了原本中的色情下流和封建迷信的糟粕,突出刘海与胡秀英纯朴的爱情婚姻,保留了原剧的积极思想和喜剧风格,并增强了剧目的艺术效果。以后在《小砍樵》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大砍樵》,即《刘海戏金蟾》,思想与艺术均有较大提高。剧目主题的基本倾向是依靠不屈的斗争去争取婚姻的幸福。通过刘海、胡秀英与石罗汉的戏剧冲突,歌颂了忠贞的爱情,批判了邪恶势力。剧中胡秀英的形象塑造十分成功,着意刻画她的活泼大胆、善良笃诚的性格特点。

《刘海戏金蟾》根据民间传说故事改编而成。《刘海砍樵》中刘海的唱词有:“家住常德武陵县,丝瓜井边我家门,爹爹有名刘千总,母亲佘氏老安人,上无兄来下无弟,单身刘海一个人。家不幸我爹娘早年丧命,丢下我小刘海苦守贫穷。别的生理我不干,每日山林砍樵营生。”几种唱本都提到“常德武陵丝瓜井”。据康熙《常德府志》记载:“丝瓜井,在县学秀水斗门之前。传刘海所戏之蟾于井中,每夜有白气一道,直冲云汉间。人不知其异,独刘海望而知之,取其蟾而仙去。人称‘刘海戏蟾’即此物也。又曰刘海即蟾之精,刘海之为蟾,如张果之为白蝙蝠也。今井尚存。”考明嘉靖《常德府志》载:“玉带河,府西北一里,自火星池流至西水关,出城外。宋端平间,太守龚颖尝篆‘秀水斗门’四字。仙人海蟾翁曰:‘此秀水河乃武陵一条玉带也,他年必应。’后待制张颉为章惇条划平辰蛮事,充东南发运使,畀以玉带,果符其讖。”“丹砂井,府北一百步,泉赤如绛。抱朴子云:‘余祖鸿胪为临沅令,云此县有民家世寿考后徒去,子孙多夭,他人居其故宅,复奕世寿考。由是疑其宅井水殊赤,乃试掘,得所埋丹砂数十斛,去其井数尺,皆丹砂汗,因泉入井。双曰海澹翁炼丹处,有仙人黄泰尝以丹砂置井中,病者取水服之辄愈,于井旁立耆春坊,今入为府第。’”

这里提到的刘海蟾,号海蟾子,后梁陕西人。从正阳子于终南山隐修成仙,元诏赠明悟弘道真君,道家以刘海蟾为南宗之祖。刘海是传说中人物,他的戏蟾成仙是民间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刘海并非刘海蟾。“秀水斗门”为“武陵八景”之一。明嘉靖《常德府志》载有明陈洪谟描写“八景”的一组诗歌,其中题为《秀水斗门》诗中的“海翁”便是刘海蟾,诗云:

郡治开江西,清流引池中。

匝城二三里,凝秀今古同。

高扁书贤守,嘉祥讶海翁。

平蛮何足筭,文运此方隆。

《补锅》和《打铜锣》是两出现代戏,是20世纪60年代戏剧改革中在老一辈革命家陶铸的关怀下创作演出来的。《补锅》写女青年刘兰英与青年补锅匠李小聪相爱并使兰英母刘大娘转变落后观念的故事。李谷一饰刘兰英,彭复光饰李小聪。

《打铜锣》讲述社员蔡九坚持原则,批评教育自私的林大娘、维护集体利益的故事。凌国康饰蔡九,李小嘉饰林十娘。两剧情节都十分生动风趣,人物性格非常突出,表演精彩,唱词利落,也都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打铜锣》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一个生活片断,反映了人民内部的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的矛盾冲突。赞扬爱护集体,反对损公利私,通过典型形象的塑造,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补锅》则是一出赞美劳动,歌颂新风尚的小戏,在描写人民内部复杂的思想矛盾的戏曲中,这出戏是有现实教育作用的。剧中的喜剧风格与歌舞表演得到较为完美的结合。演出之后,两剧很快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并摄制成电影,风靡一时。(原载年《长沙民间艺术》撰稿陈先枢摄影龚智强陈览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