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俗唐朝戏曲的变文唱法文化

北京中西皮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210611/9052601.html

导读:唐朝戏曲的变文唱法文化

唐代,与俗讲并行的还有“转变”,就是讲唱“变文”。转变与俗讲的目的一样,都是用通俗的方法传播佛教教义,但二者在文本体制、演唱声腔、题材内容等方面有所差别。俗讲主要是讲经文,讲法过程中要咏经,但变文一般不引用经文,唱词末句也没有催经套语;俗讲的讲经文上往往有平、断、吟之类的词语,标示声腔唱法,变文则不标;俗讲以讲经为主,稍涉及佛教因缘、譬喻故事,变文则主要是讲故事。当然,俗讲和转变在讲唱内容上也存在联系。

讲唱变文的时候,一般要辅以谓之“变相”的图画。现存的变文中可以看到或推测出“变相”的存在,如《破魔变文》卷子中就一面是图,一面为讲唱文辞;如《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在题名中已显示有副图;如《王昭君变文》,文中有“上卷立铺毕,此入下卷”的辅图说明。另外,许多变文中都有“时”、“处”等提示语言,显示出对照图画进行讲唱的迹象。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是画变相的高手,在其名作《地狱变相》中,“了无刀林、汤镬、牛头、阿旁之象,而变状阴惨,使观者腋汗毛耸,不寒而栗”,而且有记载说:“京都屠沽渔罟之辈见之而惧罪改业者,往往有之”。变相给人以强烈的直观感染力,为转变增添了劝善化俗的效果。

讲唱变文的场所,最开始是在寺院,后来出现了专门的“变场”。到了唐末,讲唱变文也在一些交通要道上进行,而且除僧人之外,也开始有艺人讲唱,显示出其故事性、世俗性强的特点。吉师老的《看蜀女转昭君变》云:妖姬未著石榴裙,自道家连锦水潰。檀口解知千载事,清词堪叹九秋文。翠眉口频处楚边月,画卷开时塞外云。说尽绮罗当日恨,昭君传意向文君。现在流传于世的变文,其主要内容多是佛经故事、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故事以及时人时事。

在讲述佛经故事的时候,变文一般随意选择佛经故事中最热闹最有趣味的一个片段切入,然后铺陈敷衍,渲染发挥。而讲述历史故事,则多以某一历史人物为主线,汇集轶事趣闻和民间传说,在细节上加以发挥。讲述民间传说故事,就主要是假托历史人物,敷衍成篇。至于时人时事的讲述,就是就地取材,通过曲折的人物情节来演说当代事件了。郑振铎先生说,《降魔变文》和《维摩诘经变文》是唐代变文里的双璧,前者想象力丰富奔放,后者则是伟大宏丽的叙事诗。

变文在唐代也很受欢迎,甚至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话语。很多学者指出,俗讲和转变与后来的诸多说唱伎艺,如宝卷、诸宫调、鼓词、弹词、讲经等有直接的联系,但就戏剧发展进程来说,俗讲和转变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如讲经文、变文中有押座文和散座文,押座文在文首,开宗明义,静摄观众,散座文在文末,总结全篇,规劝修行,二者多为七言韵文,而且逐渐形成俗套,有强烈的通俗伎艺特征。从其所处位置、语言形式、功能作用来看,对后世戏剧形成上场诗、下场诗的结构有影响。同时,变文中的一些故事情节,也为后世戏剧所吸收。

民间目连戏流传至今,还在四川、湖南等地有演出活动,另外,需注意俗讲、转变和戏剧有一个共同之处,即普通民众是它们的主要受众,所以它们必须要通俗,通俗才能使人懂,进而达到普及。另外,都要有情趣,有情趣才能吸引人,进而不断发展延续。一旦背离了通俗和富于情趣这两个基本指标,就会失去观众,就会因无法敷衍而逐渐衰亡,戏曲后来的所谓“案头剧”,就属于这种情况。因为要吸引普通信众,所以一般都有较强的故事性,注重叙述和描写。

王国维认为,戏曲就是“以歌舞演故事”,今人曾永义定义中国戏曲云:“中国戏曲是在搬演故事,以诗歌为本质,密切融合音乐和舞蹈,加上杂技,而以讲唱文学的叙述方式,通过俳优装扮,运用代言体,在狭隘的剧场上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文学和艺术”。两者都提到了故事,说明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我国古代有讲故事,唱歌谣,散韵夹用的叙事传统,这从《逸周书,太子晋》、《吴越春秋》等书中可见大概,但叙事性的文学因素又发育得并不充分和健全。

到了唐代,中国文学对叙事性开始重视。唐诗中出现了一大批叙事诗,如诗圣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同时,一些不同与律赋的俗赋,也在叙事方面表现出了更高的成熟度。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唐代小说中,也反映了作家已具有较为明确的虚构意识,在情节上有意安排的成分增大。可以说,在唐代这一时间段里,中国文学的叙事技巧进一步完善,而相应的,在唐代大行其道的俗讲和转变,也在叙事性方面为戏剧的形成提供营养。

俗讲和转变都要讲故事,尤其是转变,它通过散韵结合及叙事与代言并用的方式讲唱故事,想象丰富,描写细致,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饱满。套用今人胡明伟的说法:“叙事性或者故事性为戏剧成熟提供了一种外在的审美需要氛围,成熟的叙事技巧提供了戏剧艺术可以借鉴的经验,即如何虚构故事或借用故事。开展情节与安排情节,用故事情节吸引观众”。

与歌舞戏和参军戏不同,俗讲和转变为戏剧的形成提供的是“骨架”一类的质素,而它们在唐代的发展以及广受民众欢迎,也更加强化了公众娱乐氛围的营造,培养了民众的一种习俗。经过南北朝时期以及隋唐时期,寺院越来越成为民众集会、贸易、游赏、娱乐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众对寺院表演伎艺的要求势必越来越高,对专门的娱乐场所的需要也会越来越迫切,这都将使后世戏剧及瓦舍勾栏的出现,更加自然而水到渠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3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