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在顺治年间,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出了一位进士,名为陈年谷,号熟美,官名颇佳,到康熙年间做到副部级的侍郎,巧就巧在,陈熟美的夫人叫秦馨莲,夫妻的名号,与陈世美、秦香莲只有一字之差。而这并非巧合,据今人考证,清代戏曲《铡美案》,就是以陈熟美作为原型的,但是清初的进士陈熟美,不仅为官清廉,而且做人也有美名,与妻子秦馨莲伉俪和谐,白头到老,根本就没有什么“负心”之事,那么,为何陈熟美却成了反面人物的原型呢?
据说,不为别的,就因为陈熟美的两位丹江口同乡仇梦麟与胡梦蝶,去找陈熟美走关系,求个一官半职,但被陈熟美给拒绝了,这两位老乡曾在陈熟美未发迹之前,资助过他,见陈熟美如此“不通人情”,便怀恨在心,把陈熟美写在戏剧里,让他做了包青天的刀下鬼,以泄私愤。如果真是这样,那陈熟美就比“皖南事变”还要千古奇冤了,宋代的包拯,居然时光穿梭,隔了六七百年,跑到清代,一铡刀干掉了十恶不赦的驸马爷“陈熟美”。
《铡美案》是特别好看的一出戏,矛盾集中,男主角够狠,女主角够可怜,连那位在小说中杀害秦氏,后来在戏剧中不忍心戕害秦香莲母子,最终杀身取义的配角韩琪,也是谁演谁火,比主角都令人印象深刻,成为传统戏剧的配角之王,秦腔、豫剧、京剧等一大堆剧种,都特别钟爱“陈世美”。
如果《铡美案》的影响力不是如此之大,包公故事不是如此有传承与民间基础,那么人们也不会拿陈熟美来对号入座,更不会使陈熟美跟着戏剧人物形象陈世美一道,“享尽”骂名。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