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地方戏曲“四大梆子”之一,发源于泽州(今晋城市),现流传于山西省东南地区,赵树理在《李有才板话》中曾说道:“从村里,到野地,到处唱起干梆戏”,就是当地人民对于这一剧种态度的真实写照。
从地理位置来说,古代晋东南地区名为“上党郡”,此地区东倚靠太行山脉临近河北,西部、西南部至王屋、中条两条山脉与临汾盆地、河南省相近;西北部至太岳山与太原盆地分界,作为南北中枢,地势险要,表里山河,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正是在这样一个地方,人民悲歌慷慨,唱出了悲怆的豪情,孕育了铿锵激昂的上党梆子。
虽名为“梆子”,然而实际上它曾经是融合了昆曲、梆子、罗戏、卷戏和皮黄戏的一个多声腔剧种,随着时间的推移,昆、罗、卷、黄四个声腔在上党梆子中逐渐衰落,唯有梆子腔得到发展。时至今日,五种声腔中的剧目中,梆子腔剧目所占比重最大,鲜有几部遗留下来的皮黄剧目,登台几率与梆子戏相比也微乎其微。
另外,关于其结构体式,上党梆子的梆子声腔的板腔组织至少在百年以前就已形成一套独特的结构体制,可归纳为以板腔体结构为主,曲牌及曲牌联套体为辅,二者时而混合使用;二黄唱腔属板腔体结构;昆曲、罗、卷戏唱腔均为曲牌体。
戏曲器乐俗称文武场,“传统戏曲乐队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指管弦乐器,武场指打击乐器。”上党梆子的文场音乐常用的乐器有倨琴、二把、老胡胡、月琴或双琴、唢呐、笛子等,共同承担起腔保调,衔接唱句程式,美化唱腔韵味等重要功用,同时也用于烘托表演氛围、开场前的气氛渲染、前后场次的衔接过渡、推动剧情展开和矛盾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文场中器乐曲牌的运用,是使得文场音乐拥有上述功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本文主要聚焦的研究对象。上党梆子的文场曲牌十分丰富,自古至今都作为通用音乐材料(即程式)为一代代戏曲作品所袭用,用法讲究,有很大的规范性。因其数量庞大,分布零碎,笔者在走访了晋东南上党梆子剧团、上党梆子传习所、研究机构以及当地文化馆之后,均未找到有关其全部数量的统计数据和全部曲牌的收录记载,所以本文所探讨的对象,仅聚焦于上党梆子常用的文场器乐曲牌。
上党梆子的特殊性梆子声腔乃山西戏曲最为主要的声腔类型,目前有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四个剧种,而根据历史沿革及唱腔体制划分,上党梆子最具独特性,与其他三路梆子不能划分为同一个系统。上文提到,上党梆子虽名为“梆子”,然而实际上它曾经是融合了昆曲、梆子、罗戏、卷戏和皮黄戏的一个多声腔剧种,根据舞台题壁,上党梆子至少在康乾年间就已是一个五种声腔具存的成熟剧种了。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党梆子在今日以梆子腔声腔为主。拥有多声腔这样特殊历史背景,使得上党梆子不但在板式称谓、旋律形态上自成一派,也在器乐伴奏以及其曲牌选用上独具风格。此外,在明清时期,山陕商人对梆子腔的传播与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哪里有商人哪里就有梆子腔,正所谓“商路即戏路”。
上党梆子便是其中一支典型的代表,清代,晋东南商人的足迹踏入冀南和鲁西南,将已成熟的家乡戏上党梆子带到这两个地区,并且在此地区受到当地民间音乐的哺育,生根发芽,成为“西调”和“枣梆”两个含有上党梆子音乐色彩又独具特色的成熟剧种,唱腔、板式、器乐结构都与上党梆子有了明显的差异,多年来艺人们的交流互动极为频繁,使得上党梆子音乐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戏曲器乐的重要性音乐在作为综合艺术的戏曲中占据重要位置,上党梆子的音乐可分为唱腔和器乐伴奏,器乐在表达人物情感、推动剧情展开、增加舞台艺术感染力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也是上党梆子区别于其他剧种的鲜明特色。“样板戏”之后,传统戏曲开始在戏曲伴奏上进行革新:扩大乐队编制,加入西洋乐器以及其他民族管弦乐器,并且将“作曲”这一概念引入到戏曲音乐的编写。此后,戏曲伴奏愈发地被重视起来,时至今日,戏曲器乐早已脱离原有的“伴奏”这一单一功能,开始具有独立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