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家名绍琼,字凤鸣,后改风眠,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自幼喜爱绘画。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等。林风眠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毕业后,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校长兼教授,后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主持筹办国立艺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并任院长,晚年迁居香港。
仕女系列林风眠,生于贫农之家,父亲是民间画师兼石匠,其自幼喜爱绘画,7岁时学画,从临习《芥子园图谱》入手,掌握了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中学时期画的作品常常得到老师的赞扬。中学毕业后,他考入上海美术学院,年参加勤工俭学赴法留学,先后就学于蒂戎美术学院、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其师柯尔蒙是当时学院派的权威人物,林风眠在他的画室里学习了3年,深得西方经典绘画之精髓,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同时林风眠也为当时盛行于欧洲的艺术革新浪潮所吸引,热衷于野兽派、印象派与表现主义,其中受马蒂斯、卢奥、塞尚、莫奈的影响最大,所有这些都对他日后革新改造中国画起到了关键作用。
结束了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学习后,他在德国进行了一年的游学,这次游学极大地影响了林风眠早年的艺术风格,他在游学中充分地接触了当时作为新艺术风格形式出现的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新绘画流派,创造了大量带有西方现代主义的个性风格特征的作品,如著名的《柏林咖啡》、《平静》、《唐又汉之决斗》等。
年25岁的林风眠在法国举办了“中国古代和现代艺术展览会”,展出42幅作品,正是这次展会得到了蔡元培的赏识。年回国受蔡元培之邀,任北平艺术专门学校校长、教授,兼任教务长及西画系主任。年,出任杭州国立艺术院院长,创办了相关的杂志《亚波罗》和《雅典娜》。这一时期,林风眠的艺术史入世的,描绘劳苦大众,直面社会人生,成为他绘画的主题。先后创作了《人道》(年)、《痛苦》(年)、《悲哀》(年),同时在教学中,林风眠强调“中西并学,重视传统”,不要有门户之见,对学生们艺术道路的发展大有裨益。
20世纪40年代,林风眠开始探索自己绘画艺术风格的语言形式,在艺术实践上,他主张“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这时期他画的人物、仕女、风景、静物,都是以墨线为干,辅以淡彩,与传统的中国画并没有明显差别,可以说尚没有找到变法的有效手段与途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林风眠画风趋于成熟,无论在色彩处理、构图选择还是线条运用上都独辟蹊径,别开新面,令人耳目一新。这一时期佳作如云,《睡莲》、《渔翁》、《孤鹜》、《秋》、《宝莲灯》等纷纷面世,堪称其创作的黄金时期。
年,林风眠出国探亲,后在香港定居直至年逝世,开始了自己绘画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这14年他埋头创作,淡泊名利,衰年变法,画风豁然再变,较过去色彩更加浓艳热烈,笔触越加大胆霸悍,充满一种老辣、粗犷之气,如《荷》(年)、《裸女》(年)、《基督》(年)、《戏曲人物》等。
著名画家吴冠中:“无论从东方向西方看,从西方向东方看,都可看到屹立的林风眠。”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员并担任博士后指导导师郎绍君:“林风眠把中西艺术的交融称为‘调和’,即取两者加以协调,与无选择的“拿来主义”不同,与徐悲鸿“西方之佳者取之”也有别。”
林风眠与学生吴冠中央视《百年巨匠·林风眠》评:“林风眠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20世纪初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先驱。他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年轻的艺术院校掌门人。”
浙江省美协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评:“林风眠先生是中国美术学院的首任校长,在建校之初,先生就奠定了“调和东西”“创造时代艺术”的学术宗旨,形成了一种艺术运动与社会启蒙共生并举的办学理念,那句“为艺术战”的誓言始终鼓荡着历代国美人的心胸。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林风眠先生是举足轻重的一代宗师,开辟出了一条中西会通、艺理贯通的艺术道路,其学术血脉传承流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