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路花鼓戏是一种湖北黄冈传统戏曲剧种。早期名曰迓戏,俗称哦呵腔,后称东腔,也称东路子花鼓戏(今湖北楚剧前身为“西路子花鼓戏”,以麻城举水为界,东路戏流行于举水以东,西路戏流行于举水西),年定名为“东路子花鼓戏”,年更名为“东路花鼓戏”,是楚剧的姐妹剧种。起源东路花鼓戏起源于鄂东,形成于鄂东的麻城、罗田、红安、浠水、黄冈一带,位于大别山南麓。远在宋代鄂东的民歌非常丰富,是农人自娱自乐唯一的最普遍的形式。以后又出现了除民歌以外的多种民间表演艺术,如渔鼓、采莲船、推王灯、踩高跷、皮影戏、被褡戏(布袋木偶)等,上述传统民间表演艺术,大都由一人领唱,众人帮和,锣鼓伴奏,于是就编织故事,唱起小调,演唱于村头巷尾,每逢喜庆佳节,迎神赛会,上述活动便成为民众不可缺少的自娱自乐活动。到嘉庆二十五年(年)左右,上述民间表演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于是搭起草台,购置水粉,借用乡间新妇衣物,粉饰不同人物角色,进行演唱,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地方剧种——东路花鼓戏。艺术特点东路花鼓戏以其唱腔高亢委婉、表演形象逼真、伴奏别具一格,构成了独有的艺术特色。东路花鼓戏的唱腔分为正腔、小调和其他腔三类。正腔有东腔、对腔、二行、火攻、叹腔、四平、二高腔等,属板式变化体音乐。小调有麻城调、扫台调、闹五更等10余支,属单曲联缀体音乐。其他腔有腊花腔、净行调、七字腔等。东腔是东路花鼓戏的当家腔,男女分腔,源于鄂东民歌中的“畈腔”和“薅草歌”。东腔高亢委婉,音域宽、起伏大,演唱时有特定的锣鼓伴奏(称“十三锣”)和程式严格的人声帮腔,其语音韵味具有鄂东“哦呵”的典型特色,所以群众又称东路花鼓戏为“哦呵腔”。东路花鼓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早期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俗称“三小”。其上演剧目多以反映民间生活小景或爱情纠葛的小戏为主。后来分老生、正旦、花旦、小生及其他角色采取兼行代角的方法,生角代末角(老生),正旦代老旦,老生代摇旦,丑角代花脸,但当家行当仍为花旦和小生。东路花鼓戏的伴奏建国前只有武场(打击乐),而无文场(管弦乐),其伴奏锣鼓别有一番韵味,听起来使人感觉音乐明快流畅,情感贴切动人。经典剧目东路花鼓戏剧目繁多,素称36大本,72小本,实际上有多本。文化部门组织专班挖掘整传统剧目,共达八辑之多,均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作“湖北戏曲丛书”出版发行。东路花鼓戏先后挖掘、整理了《白蛇传》《御河桥》《李慧娘》《井台会》《大闹公堂》等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移植上演了《江姐》《山乡风云》《南海长城》以及八个样板戏,并产生了自己的创作剧目。其中有麻城乡土剧作家梅基癸创作的《两个队长》《半边天》《桃花岭》《田秀秀》《王老黑收税》等剧目,也有东路花鼓戏剧团集体创作的《盘点》《神兵天降》《暴动联络员》等剧目。责编:李一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