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起床吃早餐了!”“爸爸,天气变凉了,早上冷,记得加件外衣”……9月20日一大早,晨辉给万物铺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在君山区芦苇总场二洲管理站家属区周仁南家,和往常每天一样,熟悉的声音一次次响起,这是刚刚从十几里外送完鸭子回来的周仁南招呼他91岁的老父亲褚爹起床了。
说起周仁南,只要是认识的,没有一个不为他的事迹感动而竖起大拇指的。今年60岁的周仁南,为了25年前的一句承诺,几十年如一日照顾重病妻子、妻子和前夫的两个孩子、妻子前夫的父亲,妻子去世后,仍继续赡养妻子前夫的父亲,给他养老。这就注定着他一生要承担更多的压力和责任,同时也收获更多的感动和温暖。周仁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从小教育他:“要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男子汉。”年,35岁的周仁南经常推着自行车到妻子王万菊所在地卖肉而结识,对她的善良好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知她丈夫突发精神病溺水身亡,留下一对年幼的儿女和年迈的公公,还从没结过婚的他冲破家庭的重重阻力,决定用自己并不很宽阔的肩膀为这个摇摇欲坠的家撑起一片蓝天。
自从周仁南来到这个家,家里的笑声多了,餐桌上也是尽量变着花样让老人和孩子们喜欢。为了不让孩子的爷爷沉浸在失去儿子的悲痛之中,周仁南每次出门远行都会带上老人,按照老人家喜欢的口味做好饭菜。
“只要孩子喜欢读书,能够读到哪里我就送到哪里!”周仁南不仅包揽了家里所有的重活、累活,还对两个年幼的孩子视如己出,决心用知识来改变孩子的命运。为了增加收入,他自己学会了杀猪,每天天不亮就出去挨家挨户吆喝着卖肉,只要有空隙就到附近打点零工。两个孩子也是格外争气,儿子考上了省里的一所重点高校,女儿也被市里一所中专录取。
“那几年满脑子想的是从哪里可以挣点钱来交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年,儿子大学快要毕业了,女儿也在读中专,肉价行情一跌再跌,周仁南靠卖肉已经是严重的入不敷出了。只有一米六几个子的他决定到工地上做搬运工。为了多赚工资,背货物的时候他尽量让自己多加一点再加一点,工地上总是第一个去最后一个离开,身上磨破了多少层皮,流了多少血汗,他都不记得了,只记得月底将领到的工资寄给孩子,听到孩子一句亲切的呼唤,所有的艰辛付出都化成了幸福和满足。
好不容易盼到了好日子,儿子考上了重庆市的公务员,女儿也在岳阳一家单位上班。可是磨砺还是接踵而来。年4月份开始,妻子因多年的糖尿病引发了脑梗阻,轻微中风,医院进行治疗,周仁南为了不影响在重庆上班的儿子,一个人独自照顾,医院两头跑,一边精心照顾病妻,一边还要服侍87岁的老人。年4月,妻子还是没有逃过病魔带给她的厄运,妻子临死前周仁南又一次承诺会一如既往赡养老人,给他养老送终。
也有人说周仁南傻,辛苦带大的两个孩子都不跟自己姓。可是憨实的周仁南却说:“我就是要孩子们不要忘记他们的生父,只要孩子对我好,我们就是最亲的一家人。”为了贴补家用,周仁南在十几里外的地方养鸭卖蛋。儿子看见周仁南冬天喂鸭子冷,给他邮寄了波司登的羽绒服和暖宝宝,女儿怕他养鸭寂寞,给他买了一个随身带的小蜜蜂播放机,并下载了他喜欢听的花鼓戏和其他戏曲节目,他边劳动边享受着儿女们给他带来的一片孝心。
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生活中却有着比血还浓的亲情。周仁南25年的爱心和坚守,履行着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的角色,他用朴实无华的行动默默向我们诠释了大孝大爱的真谛。
(周仁南今年8月被评为湖南好人。)
[责编:何忠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