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舞,李玉刚的泪清明奇妙游总导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大象新闻记者吴净净

每一次创作都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探究。这一次,陈佳和她的团队集中对宋文化来了一次“深入探究”——今晚,由他们打造的“风起清明画屏中——清明奇妙游”就要跟观众见面了,将再现宋代文人雅集风会,描绘春和景明山川画卷,全新诠释清明节日独有的情感内核。如果说去年执导“端午奇妙游”时是“无知者无畏”,今年成为升级版“清明奇妙游”的总导演,陈佳可谓是“压力山大”,笑称自己“脸皮很薄怕被骂”的她,也是再次担负了要“创个新”的重任。但好在深厚的宋文化底子让她这次做节目颇有一种“信手拈来”的感觉,从接到任务到最终出成片,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从看片的情况来看,这场很有个人风格的晚会,应该会再度让大家惊艳。在节目开播之际,记者也专访了总导演陈佳,请她讲述了节目架构创意的由来,苏东坡、辛弃疾、陆游、范仲淹、欧阳修、李清照等历史人物的剧情设置,以及李玉刚、赵让、许佳琪等艺人录制的幕后故事。

关于创新▎▏

聚齐“西园雅集”“神”级人物

去年,执导“端午奇妙游”时开创“网剧+网综”形式,这次“清明奇妙游”则进行了全新升级。节目采用了不同于寻常的全新视角切入,选择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雅集聚会——“西园雅集”为创作基础结构,借鉴《西园雅集图》中分场景画面描述方法,用单幕剧的形式展现,打破原画中的时空界限,既有“雅集”中的人,也有“雅集”外的事,汇聚苏东坡、苏辙、黄庭坚、米芾、秦观、李清照、陆游、辛弃疾等宋代名人,或抚琴听曲,或吟诗赋歌,有宴饮观舞,也在赏春玩乐,他们演绎一个个情景故事来串联起这一场奇妙游。创新太难了!陈佳和团队们也坦承,随着中国节日系列的陆续推出,观众的眼光和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传统文化的当下表达如何推陈出新?也是创作的难点。除了不断向同行学习取经,不断更新拍摄手法和创作技术,他们也更希望专注内容的表达,因为倾尽全力做的内容,观众是能感受到的。

问:“画中画”“戏中戏”,这次奇妙游的结构也比较新颖,可以介绍一下创意的由来吗?

答:去年做“端午奇妙游”时首创了网剧加网综的形式,过了一年,我也希望自己有一些创新和突破,不想重复自己嘛,所以这次在架构上也希望有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整台晚会是更开阔、更丰富的戏剧魔方结构,不仅有古典戏剧的二维观感、技术加持的三维特效,也叠加了清明时节的传统习俗,是一次节目、故事、场景、情感的交错融合。以前我们的剧情从头到尾可能是一个故事,这次会像一个古典戏剧那样,是多个单幕剧组成。就像魔方的6个面,每一个面都有一个单独的故事,单幕剧之间是没有联系,但是故事都发生在“宋”,有西园雅集里的人,也有雅集外的事儿,像包拯、李清照没有去过雅集,但他们在北宋史上也是不得不提的人物,所以也把他们作为一个单幕剧的主角呈现了出来。

问:为什么会以《西园雅集图》为固定蓝本为模板和线索?

答:首先我们把故事发生地定到了宋,我想做文人雅集这一块,历史上最著名的雅集有两个,一个是东晋的“兰亭雅集”,一个是北宋汴京的“西园雅集”。汴京就是现在的开封嘛,所以就选西园雅集了。《西园雅集图》又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非常大的“IP”,也是汇集了苏东坡、苏辙、李公麟、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米芾、王诜等16个可以说是千年不遇的奇才,他们也是整个中国文学史、绘画史上的“神”级人物,所以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与推崇,也是文人竞相模仿的对象。

我们看《西园雅集图》其实就有点像魔方,是一块一块儿的,这一群人在饮茶,我们就把“北宋斗茶”融入到《清茗酬知音》节目中。移步换景,换到另外一个小区域,那些人可能在谈诗论道,剧情部分就设计了苏轼跟米芾的对话,远处儒释道在讲哲学谈人生……我们就用这种矩阵式的架构,来搭起了我们这个晚会。

问:大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筹备?在筹备录制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或有趣的事吗?

答:我是2月28号临时接到了通知要做“清明奇妙游”。当时拿到题目思考了两天,开了两次会,然后写了一套完整的方案,汇报后领导觉得不错就开始做了。方案是挺顺利的,但录制过程很难,3月15号之后就感觉疫情追着我们跑,快崩溃了。像《清茗酬知音》展示的是苏州评弹和昆曲,所以我们是计划在苏州拙政园拍,但是我们团队刚到苏州,不到4个小时就因为疫情又坐车回来了,最后是在我们南阳邓州的花洲书院拍的,所以中间也经历了演员的调换包括摄制团队的更替等等,等于又来了一遍。

问:对于团队来说,2.0版的“清明奇妙游”最大的难点和挑战是什么?

答:我觉得我第一次做“端午奇妙游”的时候,是无知者无畏,没有横向对比,也不存在什么压力。没想到节目一下子出圈了那么火,我自己都吓了一大跳。今年再去做这个的时候,心里就有压力,害怕做不好。另外的一个压力就是创新,要在大家认可度比较高的节目形态上进行创新难度很大。这次的改变又是没有数据没有先例的,我不知道大家的接受程度能够有多少,这个也真是有压力。

问:但网友很满意,预告片一出来就“炸了”,有网友还说“美得让人起鸡皮疙瘩”,“引用欧阳修的话就是‘不觉汗出’”……

答:哈哈,网友们特别可爱。其实我觉得清明对于我来说有一种淡雅清新文艺的感觉,整个视觉上我就想让它回归自然,苏轼不是说“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就是春天的感觉,一开始就把基调定成文艺、淡雅、清新。我个人可能也比较偏一些宋代美学的审美,我就要求在整个画面中有中国山水画的风格,比如说留白,比如宋代这种美学的对称,包括在颜色的基调上,确实会有一些要求。

幕后故事▎▏

李玉刚演完米芾对古装戏都有了信心

在这次的清明奇妙游中,大家可以看到“范仲淹与欧阳修”畅怀大笑;看到“李清照与秦观”海棠花下对词;看到“苏轼和苏辙”对坐饮酒闲谈;看到“苏轼与米芾”深夜共饮;也会看到“陆游与辛弃疾”的暮年相逢;在融合器乐《揽明月》中上,还可以看到“欧阳春与包拯”江湖相交,他们用器乐、京剧、说书为观者带来一场“国潮的碰撞”……但在陈佳看来,节目里出现的虽然都是宋代名人,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都是能够和当下相关联的,也具有时代意义,就像欧阳修与范仲淹讲的社稷之道,民为重,农业是天下之本,跟当下的思想就有相通之处。而舞蹈《陇上踏歌行》中,表现的虽是古代农事活动中老百姓欢乐的场景,但也可以折射现在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问:看这次拍摄也在国内其他地方取了不少景,不止在省内拍摄,还去了北京、云南、四川、浙江、广西……

答:对,我们希望做成真正的“中国节日”,我们是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嘛,要有放眼全国的格局和包容度,你看我们的西园雅集里边儒释道都在,包容度是很强的,所以我们也要有这样开放的心态来挖掘中华文化的魅力。另外还有一个特别具体的原因,就是3月份的时候南方的春景会更好一些,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这次拍到的画面真的很美。

问:这次请到的李玉刚、赵让、许佳琪他们,除了节目外,也参与很多剧情的表演部分,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因为我想让故事剧情跟节目是有机结合在一起。像苏轼和苏辙对坐饮酒闲谈,是可以融合歌曲《梦寒食》中,想要通过流行说唱元素展现清明吃青团、馓子的饮食习俗。苏轼与米芾深夜共饮,融合到歌曲《清明客》中就表达了回归故土追思缅怀。而陆游与辛弃疾的暮年相逢,融合舞蹈《千里落花风》就勾勒出驰骋疆场少年英豪形象,以及磅礴气势彰显自古家国情怀……

问:为什么会请李玉刚演米芾?

答:米芾很有个性,有点半疯子的那种感觉,但是又很温文尔雅、温润如玉,跟李玉刚老师在舞台上的气质其实是蛮搭的。

问:他对演米芾什么看法?

答:一开始他还挺担心的,以前没演过嘛,说“我能不能不演?”我说“必须演!而且让你演啥就演啥。”哈哈,主要因为我们也是很好的朋友,很了解他。他特别敬业认真,定下演米芾之后就开始琢磨研究,有小半个月的时间都在研究米芾。拍的时候也挺有意思,他身上有那种戏曲范,手一伸就要摆一个pose,手要慢慢地滑过去,然后我们就说“李老师,生活中你跟别人一问好,作揖完以后就可以立马放下,不要再回味”,大概半天他就基本上适应了,后面就拍得很顺。

说到这儿,也特别感谢他。他的MV原来是想在南浔拍,但是那边因为有疫情过不去,后来联系的无锡、杭州、苏州,芜湖……都过不去了,他听说后还主动帮我们联系,最后我们在浙江的丽水进行了拍摄,拍了4天。后来他也是逢人就说“人家河南台节目为啥火?我4分钟的MV人家拍了4天,那都是按电影拍的呀”,而且现在经过这次拍摄,他觉得自己对古装戏也有信心了,特别可爱。

问:除了表演,他这次的那首《清明客》的词曲都很美,也是为节目打造的原创作品吗?

答:是的。“清明客”这个名字出自明代高启的七律诗《清明呈馆中诸公》,“清明无客不思家”也是在讲述客居在外的游子在清明节的时候对家乡的思念,渴望心灵回归的心境。我对清明的理解可能应该用庄子的一句话叫“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所以我们在沟通的时候,就跟他的团队说要站在这个高度来去创作,把传承家风、传承文明的另一层含义体现,想把深入到中国人基因里的那种文化价值观跟家族观表达出来。

为此,他也专门找了三个创作团队跟我们一起开会,先后拿了6版词,最后定了这一版词后才去谱曲,反反复复打磨了十几遍才出来的成品。后来我才了解到,这首作品的词作者白金明正好前一段因为写一个舞剧一直在研究庄子,所以他理解的比较到位,像词中“一枝故柳比天地还重”“吹开故梦,是你在心中”……其实就体现了庄子的这种精神理念。

问:听说这次的《清明客》的歌名是李玉刚老师亲自撰写的?

答:是的,节目中的歌词和歌名都是李玉刚老师亲笔写的。这次的作品他真的付出了很多,最终拍摄MV时他特别投入,拍摄快结束的镜头时,他有一颗泪从眼睛里滑出来,这个镜头我们正好也捕捉到了。没有设计,就是他当时的真情实感,因为拍的时候很入戏,感动了,真的就哭了。

问:这次人气艺人赵让的《梦寒食》也很新颖,通过流行说唱展现清明的各种饮食习俗……

答:赵让的编创团队很厉害,我把思路跟他们说了之后,就开了一次会,第二天拿出来的词我就特别满意。然后我说想要一些有记忆点的旋律,两天以后就给了我一版编曲,很满意。尤其开头古筝“邦邦邦”的声音,特别上头。我记得当时在横店拍MV的时候,现场所有人听了一遍就都不自觉得跟着晃,那我觉得这个目的就达到了。

问:这次许佳琪演的李清照也很惊艳,拍摄过程中有什么趣事吗?

答:当时是想体现李清照十六七岁的高光时刻,我觉得她很适合。她的脸特别小,非常上镜,特别有那种小机灵劲儿。当时印象最深的是,因为拍剧这个组全是老爷们,除了李清照的戏几乎都是男人戏,许佳琪是最后一场去拍的,拍了那么多天男人戏,等拍她的时候,摄制组的老爷们全部拿出手机拍照,特别好玩。

问:《千里落花风》这支独舞让人印象深刻,似乎是展现了辛弃疾一生,这个作品想表达的东西以及在当下的时代意义是什么?

答:其实这次清明里边的两支舞蹈,我觉得对我自己来说都是突破。一个是《陇上踏歌行》,我们说这叫“中国踢踏舞”,可能专业舞蹈的人会觉得动作不统一,但其实我恰恰就看中了这种氛围和意境,这些舞者动作也非常的简单,但是洋溢在他们身上的幸福感和脸上的那种笑容,我觉得是特别到位,是我特别想要的东西。

另一个就是《千里落花风》。之前我作品中的舞蹈都是以柔美为主,像《洛神水赋》、《梦莲》,但这次我想要突破自己,做一个厚重、有人物感的男性舞蹈,跟以前只是美的这种概念是不一样的。辛弃疾是一个很“丰富”的人物,他身上具有少年的潇洒,又有中年的豪迈以及诗人的那种细腻柔情,还有一种侠客侠义精神。他一生都以恢复中原为志向,虽然命途多舛,壮志难酬,但他爱国报国的信念始终没有改变。在这支舞蹈里,老年的辛弃疾回忆他的青年和壮年时代,最后老年的自己跟随青年时的内心继续去追逐梦想。很多人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讲爱情,但我觉得这里的“他”是年少的自己,也是内心的信念,他在“千百度”寻找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停下努力的脚步,这种不忘初心,一直坚持信念,“失败了我再来”,不管是当时还是当下,都是很值得让人敬仰的。

情感传达▎▏

彰显中国人积极乐观的生命观

清明,在漫长历史长河演化至今,集合了清明、寒食、上巳三个节日的风俗和情感,这是一个祭祖追思的日子,这是清明的人文内涵;同时,这也是一个踏青郊游的节日,这是清明的自然内涵。可以说,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清明节兼具了祭祖扫墓、慎终追远与踏青郊游、亲近自然两大内涵,充分体现着“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只是,如何把“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两大礼俗主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也是主创们在创作上的挑战。最终,他们采用中国东方园林中“移步异景”的独特手法,巧妙将故事情节与节目模块有机结合,融入到具有典型清明时节特征的景致中,回归人与自然的朴素情感。“正是一年春好,在节目的视觉呈现上,我们也真正回归自然。”陈佳介绍,这次以清新、淡雅、文艺为整体基调,以宋代极简美学为主要风格,来淬炼出东方诗画的古雅明净。

此外,在整场奇妙游最后,主创还特别设置了互动节目《云烟成雨》,以“那年今日”为主题征集照片与故事,借清明光景将万人万物的寄思纪念进行延伸,将怀念的意义无限扩大。在主创团队看来,回归清明节日本意,怀念过往,也为珍惜当下,热爱自然、热爱生命。

问:在节日系列中都会有一个环节是展示节日民俗的,这次也有,对于清明,主创最希望传达的节日内核是什么?

答:我小时候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清明是在春天?为什么要选择一个草长莺飞花繁叶茂生机盎然的春天?后来我明白了,清明不是在萧瑟的秋日,也不是在孤寂的冬日,也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死观。细雨纷纷,烟柳垂泪,那是对逝者的一种缅怀;万物生长,惠风和畅,天清地明,是对生者的祝福;万物有灵,春发几枝,懵懂初醒,是对灵者的启示。创作时我也跟团队说要把这三点把握好。

清明是节日又是节气,在这个日子里我们追忆前人,也有踏青、插柳等亲近大自然的活动,这也体现了我们古人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生命观。以前我们有一句话叫“慎终追远,明德归后”,我觉得这跟清明的本意是一体的,通过节目展现中国人深入血脉之中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取向,也是我们想要做的。

问:咱们的团队与观众的互动一直非常紧密,这次整场晚会实景拍摄比例更大了,是听从网友的建议吗?

问:我觉得是不谋而合。作为导演,每个作品可能都会凸显个人的习惯性格,或者是对某样东西的理解,我个人比较偏内容,科技和特技也是要服务于内容的。像去年我做“端午奇妙游”时特技也没有用很多。同时,网友也给我们有大量的相关留言,所以这次领导可能也是听了网友的建议找我做“清明奇妙游”,也特别交代“这次要‘有效’的使用一些特效”。

问:这次有哪些想法是网友提供的灵感吗?

答:我还是希望能引领一些潮流。像今年清明会更偏文人范儿一些,节目的题目全部是来源于诗词,比如《千里落花风》是辛弃疾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清明客》是来源于明代高启的一句诗“清明无客不思家”……记得我们宣传片播出以后,很多网友给我们留言,基本上都是对清明、对春天、对故人的一些古诗词,简直就成了诗词大比拼,包括我们在讨论方案领导讲话时也不由自主会吟诵、引用一些诗词,哈哈,如果我们这个节目能够激发起大家对古诗词的喜爱,对唐诗宋韵的热情,并成为一种热潮,我觉得也挺好。

问:去年已经做过一轮中国节日,会担心年轻人对2.0版的中国节日系列失去热情吗?

答:反正我自己是不觉得。因为我觉得河南的这种文化内容太多了,有好多东西都需要我们深挖,比如说像西园雅集,可能不如兰亭雅集知名,很多人不了解,但这次我们做了之后,新颖又普及了文化,包括中国古典文学里的知识点我们也尽可能多的传递给大家,就像这次我们去“引流”带领大家重温古诗词,我觉得就挺好。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做中国节日真的不是为了博眼球,现在身上有了一种责任感,我们希望自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一个建设者,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文化,爱上我们的文化,河南有这么悠久深厚的文化积淀,我觉得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宿命,就应该做好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