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人物画一招一式的背后感受到中国

中国民间历来有“正月看大戏”的旧俗,在元宵节后的次日,正月十六(3月3日)下午,作为戊戌年新春上海举办的第一个全国性艺术大展,由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和中国戏剧人物画研究会主办、澎湃新闻协办的“水墨锣鼓——中国戏剧人物画大展”将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第一、二展厅开幕。近代以来,戏曲人物画在中国是一种独特的视觉图像,其背后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关于绘画中戏曲人物题材,在清末民初诸多的戏考、绣像、尺牍、门笺、画片等载体中,时有相关的造型内容和形式出现,涉及到的本土戏曲种类繁多。戏曲艺术作为中国国粹,曾吸引了近代以来的不少绘画名家以其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所谓“千秋如戏,万象入画”,在戏曲人物画家笔下的一桌两椅、一招一式的形象背后,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中国向来的灵魂”的写意意象和表现色彩。

梅兰芳演出照

中国近代戏曲人物画是传统艺术的时代传承。戏曲人物画创作具有传统文化深厚的滋养和文脉,又具有广泛的民众传播的基础,雅俗共赏之间形成了以题材为核心的宽泛的“戏曲人物画”内涵。作为戏曲人物画这样的艺术样式独立出现,并且由专业的精英艺术家参与其中,以学院化的学术理念的贯彻,体现为水墨和西画为主体语言形式显现,并且逐渐形成各自表现风格趋向,则以20世纪前期现代美术运动为时代前提的。因此,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出现了独特的“戏曲人物画”现象。在第一代的绘画大家之中,涌现出以戏曲人物画为重要题材的名家,诸如林风眠、关良、丁衍庸、叶浅予等,表现语言涉及中西画种,且充满表现主义与写意精神的大胆融合。其中尤以林、关二氏最为代表。当时时有“长卷以旧剧体态为题材”、“舞台人物”、“旧脸谱及装束”等评说。

关良戏曲人物画

事实上,相关历史的演进已经逐渐呈现出两种主要的中国戏曲人物画形态:民间化的戏曲人物画和学院化的戏曲人物画,——两者基本构成了在20世纪以来中国戏曲人物画演变发展的大致历史轮廓和推进脉络。前者以“旧剧题材”为本;后者以“民族样式”为重。前者以大众化方向进行文化传播;后者以学院派方向进行学术策源。两者各有侧重,又彼此互为影响。而本论的评析重点,自然是以后者作为论述的主线。因为此范围涉及专业名家众多,文化影响深远,而其作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却长久以来鲜见专题性的进行艺术史研究、文化解读以及问题思考。

林风眠戏曲人物画

20世纪前期的中国美术面临着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其中一个重要的文化思潮就是启蒙与救亡之间的转换,其继承与创新背后是中西融合问题。国难时期,他们暂时放弃原有的现代主义色彩,重新回归传统文化。学习西画出身的中国画家如李叔同、王悦之、汪亚尘、丁衍庸、丰子恺、朱屺瞻、关良等,大多数人并没有将油画作为终生的艺术选择,大多数人在回国后不久便转向并“改行”于中国书画。这时期,戏曲人物的艺术样式,具有了中西融合的时代背景,成为中西造型语言和形式的一种交汇,在民族性思想的感召之下,众多相关共同参与、思考和尝试这样的传统文化命题。

叶浅予《戏剧人物写神形图卷》局部

对于20世纪早期艺术家而言,他们真切领悟此人生大戏的真味。林风眠、关良、丁衍庸、朱屺瞻、叶浅予等第一代画家,致力于中西融合实践,并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中西画并陈”现象。其中他们以戏曲人物画作为一种有效的探索样式,将本土艺术的写意性与西方绘画的表现性实现契合;将本土艺术的程式化与西方绘画的抽象性实现会通,出现的背后是文化视角和文化价值的重新修正。“戏曲人物画”现象是中国美术家参照西方艺术对中国艺术的重新思考,体现出的民族艺术复兴浪潮是对中西艺术价值重新审定的结果,开始以新的视角和深度,触及关于戏曲人物画的民族性问题,即是在于求索所谓“中国向来的灵魂”,以重建振兴中国绘画的信心。在20世纪中后期以来,本土的戏曲人物画艺术有了新的推进,随着艺术思潮的多元和开放,戏曲之中的脸谱、行头、身段、动作、表情、唱腔、招式等元素,赋予了绘画形式诸多的形式灵感和丰富的表现性。诸多画家在林风眠、关良等先辈遗风之中继往开来,将中国戏曲人物推向了一个历史新高峰。其后又有陈九等后起实力派人物,潜心求索,构筑学术平台,注重学术推广,将戏曲人物画的个体化的情趣雅赏之举,聚焦为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5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