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重温传统记忆与精神

北京权威扁平疣医院 http://m.39.net/pf/a_8812994.html

近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高甲戏》出版。

00:53

本书概述了高甲戏的历史沿革、乐队乐器,以及音乐遗产传承、创新的情形。

新书详细整理了高甲戏的唱腔曲牌、器乐曲牌、乐器曲目曲谱及代表性传承人。

全书共收录唱腔首(早期传统唱腔17首、常用传统唱腔首、新创唱腔15首),器乐首(大吹乐63首、小吹乐53首)及锣鼓介数十首。

图:新书实拍

高甲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起源于明朝闽南地区。

为主要流播于福建漳厦泉等地,

及东南亚各国华侨居留地的地方戏曲艺术。

本套书的亮点,除了它将有利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之外,它是具有工具书与教科书性质的大型图书。

图:高甲戏(资料图)

它从民俗学的角度,把几个不同类型的音乐形式组合在一起,即把原来大家所熟知艺术分类中戏曲、曲艺、民歌、舞蹈音乐统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大概念下,突出其民俗性、民间性、遗产性以及最重要的音乐性。

这套书做到了经典性,具有教科书的特质,比如,戏曲类所选录的地方戏剧选段时,尽量以经典剧目为主,如《桃花搭渡》、歌仔戏的《三家福》,从中可窥见一斑。

图:新书实拍

本书的出版,是对高甲戏非遗项目的一个完整全面的整理,其资料均得自传承人的一手史料,详实珍贵,对于高甲戏的传承和保护以及未来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意义和参考价值。

图:高甲戏演出现场(资料图)

作者简介

陈梅生,年生,福建泉州人,国家二级作曲,泉州师范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员。曾出版专集《高甲戏音乐》,参编《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福建卷》等。

图:新书实拍

精彩书摘

高甲戏的历史沿革

高甲戏又称九甲戏,起于明朝,现流播于福建泉州市各地及厦门、漳州、三明等市,亦流播于中国台湾地区、中国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侨居留地。

清乾隆年间,随四平戏戏班来漳州的艺人洪晡转入当地竹马戏班,后又定居泉州南安县岑兜村并参与当地戏剧革新。他指导宋江戏武戏的演出,又发展文武戏,大都移植四平戏的剧目和表演艺术。主要剧目有《战呼姑娘》(大斗)、《龙虎斗》(小斗)、《古城会》《鸿门宴》《凤仪亭》《赵匡胤下南唐》等;行当九角,三生、三旦、三丑;运用四平腔的唱腔曲牌等(见附表);真嗓演出;短韵帮腔;句、段滚唱;锣鼓吹伴奏;“半暝反”的演出形式(上半夜演气派豪迈的大戏,下半夜演风趣诙谐的小戏);以及供奉四平戏戏神田都元帅等,使原来的宋江戏逐渐四平戏化。

图:曲谱节选

洪晡也将他拿手的竹马戏传统剧目、声腔、表演技艺移植过来,发展丑旦戏如《唐二别妻》《管甫送》《桃花搭渡》等半暝反的主要剧目。将戏改造成为有定型戏文、有特定的表演程式、有固定曲牌的初具规模的武戏、文武戏、丑旦戏的多戏路新型九甲(角)戏。

至此,综合了宋江戏、四平戏、竹马戏三剧种的戏曲艺术、戏班就称为“三合兴”。声腔方面,又先后吸收泉州南音和泉州民间吹打乐的“十音”。其中场景音乐最常用的有三首,美称“三大圣”。

图:经典曲目资料图片

清末民初,更多地方上演生旦戏和部分丑旦戏,如《白蛇传》《玉骨鸳鸯扇》《珍珠塔》和《大闹花府》《打店》等。

高甲戏因剧目不断更新,表演艺术也相应地发展提高,出现了兴旺繁荣的景象,又聘请梨园戏、提线木偶戏的艺人参加演出,因而很自然地渗入这两个剧种的特色;此外,武戏、文武戏则吸收、融化京剧的锣鼓介和大吹牌,至此,高甲戏舞台艺术逐渐完善和定型。

书名:《高甲戏》

作者:陈梅生编著

出版:福建教育出版社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吴波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吴波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吴波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戴雨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