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电视剧、电影盛行。可在过往的几千年中,人们又以何种方式放松心神,又以何种样貌活灵活现地讲述一个个传奇故事呢?
戏曲,我们一定听说过。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历史,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可以说中国作为硕果仅存的最后一个文明古国,在悠久的历史中,一直存在着他的身影。
悠悠长河,从远古尧舜到明清封建顶峰。他像一个孩童,从咿呀学语逐渐成长为一个年富力强的朝气青年。
“戏曲”这名字是从何而来呢?原始社会并没有“戏曲”一说,但却有着“戏曲”的雏形。人们打猎过后心情愉悦,便会在篝火旁,围成一圈欢快的歌舞,这就是最原始的“戏剧”。直到宋代刘埙曾在其所著的书中提出“永嘉戏曲”,但并未用其命名“戏曲”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京剧先秦时期,社会的主流便是“神论”所以人们多把戏曲用来做敬神的表演,像《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直到汉朝开始,才逐渐在民间当作一种娱乐的形式,开始角抵、参军戏和踏摇娘等戏剧,他们代表了戏曲的萌芽状态。
唐朝中期,唐玄宗时期。戏曲艺术逐渐形成,当时实行对外开放,“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使得唐朝的经济、政治、文化得以飞速的发展。同时,和平盛世也使得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其中以戏曲艺术为最,唐朝盛行诗词歌赋,诗词歌赋讲求押韵平仄,其特点正好与戏曲的特点不谋而合。给戏曲提供了雄厚的表演、唱腔的基础。让歌舞的戏剧化历程加快,诞生了一个个声情并茂的戏曲剧目。
但要说到戏曲的璀璨巅峰,还是要说道元朝。正是之前有着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为元代杂剧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才使得元曲有了绽放的机会。元灭南宋后,由于元氏王朝本身为蒙古族人,不希望汉族人推翻他们的统治,并且有了宋朝重文轻武的前车之鉴,使得元朝极力打压传统诗文的发展,传统诗文,在经历了唐宋鼎盛与辉煌之后,走向衰微。
杂剧乐舞壁画有志之士在诗词上无用武之地,便选择在曲赋上大展拳脚。剧坛艺苑是一块尚未翻掘的新土地。再者,元蒙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断绝了寒窗苦读之人跻身仕途的可能,把他们贬到低下的地位。原先,所谓士农工商,士的地位最高,戏子为下九流的职业。如今,读书人的地位却无比低下。这些有才之士,被断绝了从仕报国的可能,一身才华无处施展。无奈,他们只有到勾栏瓦舍去打发光阴。是金子在哪都发光,他们虽未在诗词上千古留名,可却创造了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
诗词以抒发情感类居多,但元曲不同,元曲以反映社会现实为己任。例如关汉卿所作的《窦娥冤》,取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生动凄惨地反映出当时社会上被压迫、剥削的民间妇女,把其中的主人公窦娥树立成善良、坚强、敢于反抗的妇女代表。这部著作可以说是元曲中的典范,当然,其他的优秀作品也数不胜数,如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幽魂》、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他们四位可以说是元曲的代表,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戏曲到了明朝,便发展成为传奇,它的前身便是宋元时期的南戏,经过了文人墨客的加工改编,使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韵味悠长的长篇剧作。像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典型的由南戏向传奇逐渐转变的作品。这部作品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
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浩如云海。其中汤显祖的作品得以广为流传,他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前《还魂记》、中《紫钗记》、后《南柯记》和末《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的《牡丹亭》更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口口称赞,而且在西方的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该剧讲述了一个女子与梦中书生情投意合,最后因为种种原因伤情而死,化为鬼魂重返人间,寻找书生,最后起死回生的故事。在当时的年代,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敢于寻找真爱的女子少之又少,大多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部戏剧正好表达出她们敢想而不敢说的诉求,直击她们的内心世界。这个剧作传承几百年,一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游园、惊梦等片断依然在传唱不朽。
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不朽的作品之一,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这三部虽说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但把他们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直到清朝,从乾隆时期开始,京城捧旦之风盛行,随后四大徽班陆续进京,并在京城中扎下根来。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光十三绝的戏曲表演宗师和民间有名的戏曲表演者,通过对不同的地方戏曲的交流融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京剧。它标志着戏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不久之后京剧向全国发展,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年,投票选举出: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他们靠着各自的成名之作,荣获四大名旦。四大名旦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他们各自的特色不同,以至于后期形成不同的流派。梅兰芳的淡雅庄重,尚小云的瑰丽刚硬,程砚秋的沉稳柔和,荀慧生的娇滴妩媚。他们四人共同开创了京剧舞台上以旦为主的格局。
国剧强盛,人才涌现,是京剧鼎盛期的又一标志。这一时期除名声大噪的生旦净末丑各自的几个派别之外,还有一众京剧大家如雨后春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了近代,有人说这是戏曲凋零的年代,除了老一辈人,没有多少年轻人喜欢戏曲。我认为不然,像于魁智、张建国、耿其昌等一批批戏曲爱好者,取得了傲然的成就,他们大多被招揽在国家京剧院,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随着影视剧的热播,戏曲艺术也成为了一个热门题材,向最近的《鬓边不是海棠红》等一系列影视剧,让京剧再一次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之中。现在的许多流行歌曲,也通过戏腔的唱法唱出,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法国的让·热内曾说过:“京剧的主题、结构、表现手法之精妙绝顶”。
梅兰芳梅兰芳的海外演出让外国人对中国有所改观促进了国家间的友好往来,使中国京剧这一千古艺术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大放光彩。
戏曲的训练还要从小练起,梅兰芳8岁学艺,刻苦钻研古典文学、民族音乐和舞蹈等多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把他们融入到自己的艺术里。最终得到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的成就不止在中国,还名扬海外。外国的报纸上曾这样说过“梅兰芳是我们所见过的最杰出的演员之一,纽约还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精彩的演出。”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戏子”却取得了如此的成就,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魅力。他的事迹将永载史册,他的名字将永垂不朽。
建国后,京剧成为国家的文化使者,曾多次派遣京剧团奔赴世界各地代表中国,进行友好访问。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广受赞誉。同时也对西方的戏剧和影视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