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戏起源和流行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上南、中南、下南一带毛南族聚居区。它是在师公“肥套”法事仪式和还愿歌舞(戴面具表演的跳神舞蹈)基础上,吸收本民族民歌曲调并借鉴其他戏剧艺术表现手法而形成的。早在清道光初年(-),毛南族地区便有了“肥套”形式,并逐渐掺入一些戏剧性的故事。早期只有简单的念白和独唱,至清光绪年间,已有文、武场之分,演唱时均戴木脸、穿道袍。
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毛南族与汉、壮族地理相近,在经济文化、风俗习惯上受他们影响较深;又由于毛南族自身无文字,唱本皆需用汉文记载;这就使毛南戏的戏剧风格,逐渐接近汉族戏剧。具有百年历史的毛南戏,新中国成立前一直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流行,并在其长久流传中,形成特有的演出风格和剧目。新中国成立后,环江县下南区建立了毛南戏业余剧团。年10月,环江县文化馆商需如等人在毛南戏艺人的帮助下,将毛南族民间传说《三娘与土地》改编成同名剧本,首演于环江县下南公社小学广场。
该剧以毛南师公“肥套”音乐为基础,吸收了本地的一些民歌、小调,表演则汲取毛南师公还愿舞蹈的身段,同时还借鉴了汉族彩调剧的表演技巧和手法,演出深受毛南族群众喜爱,被认定为毛南戏的第一个实验剧目。不久仅有两万人口的环江县,就建立了两个毛南戏业余剧团,大大推动了毛南戏的发展。年,《三娘与土地》参加柳州专区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毛南戏得到了进一步的广泛确认。迄今为止,毛南戏一直无专业剧团,多是在年节(如分龙节)时,由农村业余剧团演出。
20世纪末,毛南戏作为民间艺术的瑰宝逐渐为外界认识,曾先后携《三娘与土地》、《瑶王拾花踏桥》等剧(节)目赴日本、韩国演出,扩大了毛南族戏剧艺术在国际的影响。毛南戏的传统剧目,多据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改编,以反映劳动人民的斗争生活和悲欢离合的爱情为主。除《三娘与土地》外,还有反映汉族生活的《鲁班仙》、与壮剧同一题材的《莫一大王》等戏。新中国成立后还创编了一些现代戏,如《喜迎春》、《窖堂火红》、《心红菜牛肥》等小型剧目。
毛南戏代表剧目《三娘与土地》,根据毛南族民间传说改编。写古代毛南山乡有位美丽、勇敢的姑娘谭三娘,在劳动中与壮族青年韦土地情投意合、盟订终身。土司蒙官见三娘貌美,欲霸占为妾,遂将书土地杀害,强掠三娘归府。三娘在蒙官家奴张大妈的暗中帮助下,刺死蒙官逃出虎口,来到韦土地坟前哭拜。蒙官的帮凶追至,慕穴突然开裂,三娘纵身跳入,坟裂复合,瞬间长出一丛金樱花,象征三娘与土地的爱情天长地久、永不熄灭。
毛南戏的音乐唱腔,是在毛南族师公“唱师”腔和锣鼓曲牌的基础上,吸收当地民歌发展而成,后又吸收了壮剧和汉族唱师的音乐形式,丰富了艺术表现力。唱腔曲调有10余种,大体可分为腔、板、调三类。毛南戏的表演载歌载舞,除以“肥套”的程式动作为基本形式外,还注重对生活加以提炼美化,井学习汉族戏剧的表演手法,行当已有生、旦、丑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