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西河戏星子西河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白癜风会不会扩散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313/4590397.html

西河戏,江西省星子县的传统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西河戏,又称星子西河戏。西河戏诞生于清嘉庆道光年间,流行于星子、德安、九江县市一带,因有西河水流经星子,年定名为“西河戏”。

主要声腔为皮黄,又称“弹腔戏”,俗名“星子大戏”,西河戏的台词念白多乡音俚语,服装古色古香,表演古朴夸张。

年5月23日,江西省星子县申报的“西河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IV-。

清乾隆年间,赣江下游的南昌地区,以及赣江主支流“西河”流域的永修、德安、九江、星子等县,是弋阳腔、宜黄腔、青阳腔和湖北汉剧频繁活动的地区。清嘉庆年间,诸腔合流,首先在南昌形成一种乱弹班,影响甚广。清道光年间,艺人汤大乐(今德安县高塘人,年生),先后在南昌的乱弹班和汉口的汉剧班唱戏,后载誉归乡,与其兄汤大荣一起,在老家汤家坂组织汤家戏班,排演黄皮戏。汤大乐与星子诸多汤姓同族共谱,汤于道光末年至同治初年(—)来星子教戏,广收艺徒,建立了星子县第一个弹腔戏班,演出剧目30余出。

表演形式

西河戏植根于村野乡俚,旋律高亢奔放,浑厚质朴,唱腔为板式体,以西皮、二黄为基本声调,并兼有青阳高腔、渔歌、民间小调等,唱腔拖腔较短,中间夹有衬字,唱词多为七字句、十字段,用嗓为“生、旦、净”三种。

表演特色

西河戏的台词念白多乡音俚语,服装古色古香,表演古朴夸张。武打中的“搏手”动手刚健、姿态优美,多由民间拳术变化而来。乐品有京胡(俗称“细筒琴”),二胡(俗称“大筒琴”),民国时始用月琴。西河戏的剧目多为历史袍带戏,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集中于三国、隋唐、宋等朝代,内容崇尚忠、义、廉、孝,表演形式较为固定。业余演出戏台一般为木板搭的临时戏台,虽然简陋,但却不缺乏氛围,生活化大于艺术化,颇具乡土气息。

传统行当

西河戏传统行当分为十角: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老、六外、七丑、八贴、九小、十杂。因主演袍带戏,故而末、老、外、净四行为班中顶梁柱。传统演出,台上设有“报本者”位置,演员唱念全由“报本者”提词帮唱,酷似傀儡戏形式,有专家认为,这是古代肉傀儡的遗绪。

西河戏剧目大多取材于历史典故,集中于三国、隋唐、宋等朝代,比如《三国》里有26本、《隋唐》23本之多,也有些民间故事如《四郎探母》等上百种,还包括了《长生殿》《雷峰塔》《双熊梦》《金雀记》《琵琶记》《折柳》《花报》《劝农》《冥判》《藏舟》等,唱安庆调的有《打樱桃》《听琴接驾》等,唱南北词的有《安安送米》《洞宾对丹》等,其他曲调如《小放牛》《进城看女》《打花鼓》《大补缸》等,亦各有专用曲调。

传承价值

西河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形式。西河戏剧本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内容推崇忠、孝、节、义,从一个侧面推动和活跃了乡村文化。

西河戏深受广大农民喜爱、轻松愉快、故事性强、剧本脍炙人口,也是江西省硕果仅存的几大古老剧种之一。

传承现状

西河戏面临着缺乏时代气息,唱词方言过重等问题。西河戏有着很强的地域特征,唱词方言过重等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河戏的趣味和魅力,不少外地观众表示难以看懂西河戏。又由于创新不够,古腔古韵较少唱出时代旋律,逐渐不能适应现代人们的感观需求,导致观众群逐步缩小,市场逐步萎缩。

人才缺乏,古戏传承青黄不接。时下青年后辈对传统戏曲的了解不多,认识不足、兴趣不高,西河戏传承逐渐步入后继无人的窘境。

投入不足,难以发展新的观众群、拓展新的市场空间。西河戏在农村拥有一大批土生土长的忠实观众,但在经济高速发展引发社会关系的巨大变更之后,它与观众、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出生的年青观众之间产生了一道巨大的鸿沟。同时,由于星子县经济实力不强,对文化建设投入不足,也造成了西河戏“内热外冷”的局面,难以发展新的观众群、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责编:杨晓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