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大剧种源于一群乡下男子唱着戏曲闯

北京青春痘哪家医院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121727.html

知道吗,在国外,国剧京剧被译为“北京歌剧”,而越剧居然被译成“中国歌剧”!

京剧那就不说了,最火的时候全国县级市都建有京剧团,“文革”著名的八大样板戏都靠京剧来表达,给外国元首展示中国文化一直都主推京剧,央视春晚更是霸道地把“大红灯笼、饺子、京剧”当做过年三大元素,而戏曲界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的学科设置,让人觉得叫“中国京剧学院”更对。

而越剧,一个诞生于近代、起源于乡村、连唱词都听不懂的、戏路很窄只适合儿女情长的地方戏,现在成了中国第二大剧种!中国第一个专业的戏剧博物馆,是年代在浙江嵊州开幕的越剧博物馆。

唯一经受市场检验的剧种

越剧真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

虽然受方言的限制,北方人唱越剧没有优势,昔日北京的国有越剧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经济大潮掀起而逐渐消弭,但民间发起的业余越剧社从来就没断过,且星火燎原,粉丝众多。

事实上,听不懂唱词从来就不是障碍,粤语歌曲、西洋歌剧也听不懂,但从来不妨碍人们喜欢、模仿、传唱。而越剧的拥趸从来也没局限在长三角,从东北京津到云贵巴蜀,都有人如痴如醉地迷恋越剧。阔别15年后再度来哈尔滨献艺的上海越剧院,受到当地戏迷打着横幅狂热的欢迎和追捧。

他们对越剧的热爱,反而让越剧人自己心生困惑和错愕。当梁院长问起,作为北方人怎么对越剧感兴趣时,大多数人的回答肯定如出一辙。是的,与欣赏京剧需要一个品茶般的慢热过程不同,越剧的耳缘特别好,第一耳朵听到就会像过电一样,被其柔美婉转细腻深情的唱腔焊住。完全不需要渐入佳境,越剧那丝丝入扣、一唱三叠的浅唱低吟,与很多地方戏的高门大嗓、霹雳嘶吼的欣赏体验大为不同。

很多人,从来就没喜欢过自己的家乡戏。尽管这些北方、西南的地方戏历史悠久,甚至可远溯秦汉,一个个戏班子在千年沧桑萧索的发育进程中,在一场场庙会和一个个土戏楼里,以忠孝节义的戏文陪伴着缺少心灵滋养的乡党们,度过那些文艺贫瘠的岁月,千秋功勋不容泯灭。

但是,一旦进入高密度的市民社会,这些戏曲必然失去其生存土壤,只能残留在农村舞台。其浓墨重彩的夸张妆容、一惊一乍的表演方式、大红大绿的服饰行头、粗糙简略漏洞百出的剧情、千篇一律脸谱化的角色、忠奸分明毫无悬念的人设、程式化如体操般的舞美动作、旋律单调重复的音乐唱腔……,如果不经过改良,都是当代的中青年观众无法接受的。

这与戏曲发育时的经济状况、文化水平和地理气候都有关系。越是四季分明的北方,漫长寂寞的冬季,辽阔苍凉的旷野,光秃秃灰蒙蒙的自然景象,人们越是需要色彩鲜艳的服饰、浓油重彩的扮相、高门大嗓的音量来刺激情绪、振奋精神。演员必须剪剪风般地满台转,亮相时通身凛然一抖、眉毛一挑、眼睛一瞪,换来掌声雷动。所以,必须配以大红大绿来抢眼,锣鼓喧天来提气。好不容易盼来的戏班子,像江南戏那样斯斯文文地怎么行。

与其他剧种青衣旦角那尖细锐利的女高音不同,越剧女伶的声音甚至是沙哑的低沉的,比如傅全香、范瑞娟、袁雪芬、王文娟,她们的演唱从不喊叫,从不秀高音,却如泣如诉直抵人心。

现如今,有名可考的各地戏曲多达多种,能被现代观众接受并流行的,除政府力挺的京剧外,都是黄梅戏、昆曲、评弹、沪剧、越剧这些文雅的江南戏。

而生命力最为顽强,勇于接受市场检验,开启一个个演出季不断到全国各地巡演的,唯有越剧!

海派越剧成形整百年

越剧并不古老,只有百年历史。

但能想象得出吗,诞生之初的越剧竟然是清一色的男子演员,且各个是业余选手,且各个是文化不高的农民。这也不奇怪,从西洋歌剧到中国京剧,都经历过从封建社会到现代文明的过度,在起源之初都是纯男子艺人。

他们在劳作之余就在田间地头、海边船尾演出。在19世纪末叶,这些半农半艺的浙江小伙儿,还不知道自己有多伟大,他们开创的艺术将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惠泽无数华人。

一切因缘际会都有其历史吊诡之处。就像黄梅戏的发源地是湖北黄梅,而发祥地却在安徽安庆一样。越剧起源于浙江嵊州,却在上海这个文化大码头发扬光大。

随着上海开埠,新世纪和新世界的城市文明扑面而来,越剧也随着江浙移民一起涌入上海。连名分还不具足,就是个绍兴越调戏班子,曾两闯上海滩在十六铺码头演出,但都因过于简陋而没能立足,只好悻悻地铩羽而归。

真正在上海打下江山站稳脚跟时,已经是年了!

这时的上海已经是高楼大厦电灯电话了,有轨电车满街跑,摩登女郎成白领丽人,再清一色的男子演出谁要看?受市场催生,戏班老板回乡招募女孩子,女子越剧才应运而生。上海文人在报纸上撰文,帮他们确立了剧种的名字,以示与其他绍兴戏的区别,叫越剧!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是文艺孤岛,全国各地的文化人恨不能齐聚租界,越剧名伶也荟聚上海,戏班多达36个。有竞技才有发展,有打磨才有出新,现代越剧就此成形,并向成熟方向加速度发展。在不断的改良中,不断汲取其他艺术的营养,远有西方话剧,近有海派京剧,都为新兴的越剧提供优质的一手范本。

可以说,上海越剧的起点高就高在,兴起之初,就有西方“文明戏”的植入,有严苛挑剔的城市观众,有作家记者的文艺评论,有一群天赋異稟的职业演员,有稳定高雅的专业大戏院,有区别于农村草台班子的现代演出机制,当然还有上海特有的城市文明所赋予的安全和经济保障。

这一时期的越剧,获得井喷式发展,剧目多达多种,当然经过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经典剧目都是长演不衰的艺术精品。还形成了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等风格流派。

流派众多,异彩纷呈,培育了坚不可摧的观众基础,上海观众的粘滞度远超近亲浙江。五十年代,尹桂芳率芳华越剧团支援福建,离开上海的消息不胫而走,大批观众痛苦不舍相约拦截。没有办法,尹桂芳剧团只好悄然更改行程,打算偷偷潜走。结果临行当日,众多戏迷仍赶到火车站相送,依依惜别不忍放手,更有一些戏迷冲到火车头前卧轨相阻,让人顿时泪崩!

一方水土一方人,海派越剧的土壤啊,这就是上海人的越剧情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