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又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河南讴”“靠山吼”,是河南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在我国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十分流行。它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清代中叶,作为“汴人相沿之戏曲”的豫剧,开始在河南民间流行。据年朱仙镇《重修明皇官碑记》记载,清同治年间,为重修明皇宫,有70多个捐款戏班,其中大部分都来源于当时黄河南北各府县村镇。辛亥革命后,豫剧开始繁荣,由农村进入城市。
在开封,一些较有名气的茶社纷纷邀请豫剧班社去演出,当时最负盛名的有天兴班、公议班、义成班和公兴班等。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豫剧得到蓬勃的发展,河南的开封相国寺建立了四个豫剧剧场:永安、永乐、国民、同乐。剧场吸引了大批豫剧名角。一时间,豫剧名家云集开封,剧场门庭若市。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豫剧“。
在长期流传过程当中,豫剧逐渐形成了以开封的“祥符调”、沙河的“沙河调”、商丘的“豫东调”、洛阳的“豫西调”为主的四大派别。它的四支流派又分为两个体系:豫东调体系和豫西调体系。音乐与唱腔豫剧的音乐可谓丰富多彩,声腔属榔子腔,唱腔属板腔体,吐字清晰,行腔酣畅。唱词多民间口语,通俗易懂,常为“七字句”或“十字句“。板式结构独特,音乐程式比较完整,分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飞板四大板类,唱词一般用“三三四”格律或“二二三“格律,字数不等的“长短句”有时也会出现。
早期的豫剧舞台只用芦席一挡,十分简单,台上仅摆一桌二椅,就可开台演出了。进入城市后,有了固定的剧场,舞台装置才开始讲究起来,慢慢地有了布幕、布景等。豫剧表演风格朴实,以唱功见长,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传统表演程式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经过艺术家长期实践,大胆改革创新,舞台表演艺术从“由粗到细、粗中有细”,发展为“由俗到雅、雅俗共赏”,可谓日臻完善。
豫剧的角色行当可分为四生、四旦、四花脸。戏班的构成有“四生四旦四花脸,四兵四将两丫鬟;八个场面两箱官,再加四个杂役”的说法,也有“五生、五旦、五花脸”的说法。四生为大红脸、二红脸、小生、边生,四且为正旦、小旦、老旦、帅旦,四花脸为黑脸、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其中,四生四花脸均为男性角色,由男性扮演。因此,豫剧的行当通常为“男八女四“,将男角的“四生四花脸”称为“外八角”,也有人将男角为主的戏称为“外八角戏”。
早期豫剧生行占据重要地位,以外八角戏为主。后来,女演员越来越多,逐渐由女角占了主导地位。旦角的行头很有讲究“老旦清,正且俊,花旦风流”。豫剧脸谱大多是固定的,但有时也会发生变化。如,赵匡胤当皇帝前,一般画成红脸,当了皇帝后,就不再画红脸了;程咬金在《黑打朝》中被画为丑角的脸谱,在《花打朝》中则画成老生脸谱,在《对花枪》中是红脸,在《秦英征西》中为老生脸谱。
豫剧以唱见长,唱腔铿锵有力,热情奔放外露,富有阳刚之美,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其次,豫剧通俗易懂,亲切自然,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另外,豫剧节奏对比鲜明,矛盾尖锐激烈,故事情节完整,人物性格棱角分明,呼之欲出,再加上曲调诙请幽默,欢快明朗,使得豫剧不仅适合演出轻松的喜剧,还适合演出气势恢宏、壮观磅礴的历史戏,如豫剧《沙家浜·奔袭》。豫西调委婉动听,顿挫鲜明,唱腔缠绵悲凉,适合演出悲情戏。豫剧在关键剧情上大都安排大板唱腔,唱腔酣畅淋漓,节奏分明,极具口语化,易于被观众接受,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