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巽寮湾畔听惠东渔歌的婉转音律,到罗浮山体验百草油的微辣清凉,再看一遍沥林镇伙岗村莫家拳的虎虎生威……传承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们真切体会民俗文化的精彩以及日常生活的美好。非遗是群众世代相承、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不仅让生活多姿多彩,还让城市人文厚重。惠州目前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3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22项、市级非遗保护名录74项、县级非遗保护名录项。近年来,我市通过多元化的保护方式,让“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目前正在修订《惠州市文化遗产保护申报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采取更好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些历史悠久的活态遗存。惠东渔歌成为惠州市第一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惠州日报周楠摄 惠东渔歌从船上歌谣到歌舞音乐惠东渔歌,传唱千年。其俗称“后船歌”“鲘船歌”或“城歌”,是流行于惠东县沿海的港口、巽寮、稔山、盐洲等地渔村的传统音乐。惠东渔歌于年6月经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惠州市第一个国家级“非遗”。惠东渔歌是从宋朝由福建沿海传入惠东的浅海渔歌。居于舟楫的渔民们千百年来以歌自娱、以歌解忧。据史料记载,惠东渔民的远祖属原始“疍民”,自宋朝开始从福建、潮州一带通过买卖或逃亡迁入惠东县。渔歌是疍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论在海上捕鱼、回港避风,或是节庆、祭祀、婚丧等场合皆用渔歌唱之。渔歌的曲调品种繁多,大多采用潮语演唱。惠东渔歌有“啊啊香调”“啦打啼嘟啼调”“呵呵香调”“贤弟调”“罗茵调”等20多个品种,有独唱和齐唱,渔民群居时以“答歌”(即对歌、或叫斗歌)为乐,其旋律具有浓厚的地方戏曲音乐和庙堂音乐韵味。20世纪60年代以来,惠东县文化部门对惠东渔歌开始收集、挖掘和整理,以渔歌为素材的文艺创作和演出活动也在持续。惠东渔歌因曲调品种多样,旋律韵味独特,还为音乐创作提供丰厚而珍贵的素材。许多词曲作家先后来到惠东渔村采风,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创作了大量渔歌题材的作品,如大型歌舞剧《南海长城》等。从歌到剧,惠东渔歌的传承发展迎来新突破。作为我市首项国家级“非遗”,惠东渔歌在几代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渐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不断登上大雅之堂,越唱越精彩,唱到外地,还登上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中央电视台的舞台,屡获殊荣和好评。为庆祝成立周年,由惠州市委宣传部、惠州市文联、惠东县委宣传部、惠州市音乐家协会联合打造的红色文化渔歌音乐剧《渔家》预计9月底正式公演,主要讲述惠州市渔区一家三代人从海到岸的故事,反映渔家人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生活变迁。据悉,这是惠州市首次将国家级“非遗”——惠东渔歌搬上音乐剧舞台,是一次传承创新发展,将填补渔歌音乐剧创作的空白,并着力打造成具有惠州特色的文艺精品。 罗浮山百草油从造福群众到文化手信地处北回归线的罗浮山,素有“南药宝库”美誉,是名副其实的天然药用植物种植资源库。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可以追溯到多年前东晋时期。当时,东晋葛洪和妻子鲍姑隐居罗浮采药炼丹,著书立说,悬壶济世,熬炼出“百草药油”,医治风寒肿毒等岭南民间常见疾患,成为罗浮山一宝,当地民间有“昔日神农尝百草,今朝始得百草油”的说法。这是罗浮山百草油的最初起源。葛洪的百草油处方研制出来后,千百年来都是由罗浮山上的道士师师相传、口口相传,一代一代秘密传承。不过,那时百草油的制作技艺还不稳定。到了明代,罗浮山黄龙观道士陈伯辉以葛洪的百草油处方为根本,利用罗浮山地区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整理加工,取其精华,历经20年,通过反复试验和无数次修改,最终练就了药性平和、质量相对稳定、内服外用俱佳的“百草油”。《广东省志·宗教志》记载:“黄龙观道士陈伯辉创制百草油。”这是罗浮山国药将“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把陈伯辉确定为传承谱系第一代传承人的重要依据。一瓶3毫升、玻璃葫芦状的罗浮山百草油,经历多年的传承,从最初的炼丹制药变成一种祛风解毒、消肿止痒的便民药,成为广大群众家居、旅行必备品。出自葛洪之手的罗浮山百草油原方,名承“神农尝百草”之意而定的百草油,见证了南药的起源、发展和创新,是广东中药的始祖代表和南药文化的标志。罗浮山百草油由68味中草药提取的百草精和11种植物精油配制而成,成为岭南及东南亚地区大众居家必备药品。年,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还被认定为岭南中药文化遗产、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又于年入选“惠州手信50强”第二名,赞誉不断。给外地的亲朋好友带上“一瓶油”,成为当地人和游客的习惯。莫家拳的拳法特点是手法紧密、攻防结合。惠州日报周楠摄惠州莫家拳从习武防身到健身修德近期,继罗浮山百草油、惠东渔歌,惠州莫家拳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市第三项国家级非遗,类别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莫家拳是南拳的一种,属广东“五大名拳”(洪、刘、蔡、李、莫)之一,也是国家认可的个拳种之一,流传至今已有近年历史。仲恺高新区沥林镇伙岗村是莫家拳第一代传承人的聚集地,也是莫家拳的发源地,东莞桥头后来成为莫家拳的重要传承地。莫家拳的拳法特点是手法紧密,攻防结合;拳势勇猛,刚劲有力;步法灵活,脚法较多;长短结合,配合身法。莫家拳还和当地民间艺术舞麒麟关系密切。当地民间舞麒麟的武术基础即是莫家拳功夫,尤其是腿法与步型在舞麒麟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传统上麒麟舞表演之后也有专场莫家拳表演。由此可见,莫家拳还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沥林镇伙岗村村民、莫家拳第九代传承人莫玉林介绍,莫家拳首重武德,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莫玉林12岁时便跟随莫锦绣、莫炳南学习莫家拳,擅长拆招散手;年3月,建立莫家拳社团;年,组建惠州市莫家拳协会并担任会长,在仲恺第四小学、惠州文英学校教授莫家拳。莫玉林先后带队参加上海“武术博览会”和香港大中华武术研讨会,为国际武术竞赛套路《南拳》的主要成员之一,也是广东武术“五大家”入库资料演示者。莫家拳创于动荡时期,历代习练者皆以其为保家卫国的重要手段。习练莫家拳,能有效提高人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使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得到提高;同时,莫家拳注重武德修养,强调修身养性。飞鹅岭巨幅石刻“鹅”,乃苏东坡字迹。惠州日报侯县军摄传承保护正在修订《惠州市文化遗产保护申报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作为活态的、具有传承性和社会性的民俗文化,既要有所坚持,又要不断发展。为了让传统民俗和非遗“活”起来,惠州各级文化部门和非遗传承人携手合作,让民俗和非遗走进校园、走出国门,走进直播间,走出一条传承新路子。传唱千年的惠东渔歌,如今越唱越新潮。前有老一代原生态渔歌手的收集整理,后有新生代力量的改编创作,惠东渔歌唱响广东内外,屡获好评。发源于惠州河南岸街道火地村的李家拳,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是广东五大名拳之一,被纳入广东省非遗名录。自年以来,惠城区龙丰街道大力开展李家拳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所培养的学员在全省武术竞赛中取得多项佳绩。而植根于惠州本土文化的龙门农民画,是三大农民画之一。龙门农民画及其衍生产品丝绸、陶瓷等享誉国内外,一卷岭南民俗风情成为一张广东文化名片。饮食是文化的载体,丰富的东江物产催生了独具特色的东江饮食文化。舌尖上的非遗,亦在活化传承。目前,惠州传统餐饮类非遗项目有省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15项、县级项目33项,包括黄金酥丸制作工艺、客家酿豆腐烹饪工艺、东江客家菜制作技艺(东江盐焗鸡、东江酿豆腐、东坡大肉、梅菜扣肉)、沥林碌鹅制作技艺等,惠州多年来在尝试通过各种方式加强述说东江菜美食故事,提升文化传播与情感认同。多元化的传播方式,让非遗“可看可听可触可感”,使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例如在去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市推出了“非遗传承健康生活”系列活动,围绕“非遗购物节”,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内容主要包括非遗投圩、非遗学堂、非遗手工坊、非遗展演、专家访谈、非遗普法宣传和《讲古仔》(第二季)上线等8大类宣传展示活动,同时,积极推动非遗进景区,有效拓宽非遗融入地方、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路径。各县区也通过直播带货、互动交流、在线表演等形式,让民间工艺“活”起来,也让非遗真正融入现代生活,同时建设研学基地,提升学生群体对文化遗产认知与传承力度。早在年11月,《惠州市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工作扶持办法》施行,成功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每项一次性扶持20万元;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每项一次性扶持50万元。在此基础上,目前我市正在修订《惠州市文化遗产保护申报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采取更好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些历史悠久的活态遗存。延伸阅读非遗趣事鹅城传说:惠州城市开埠史惠州市区,南湖西面,有一座高70多米的小山坡,郁郁葱葱,山脉翔翥,形似飞鹅展翅,因而得名“飞鹅岭”。在鹅岭北路登山口,有一照壁,上书繁体“鹅”字,端庄大气。及登得山顶,有一览胜亭,举目远眺,惠城“半城山色半城湖”的旖旎风光尽收眼底。在旧时,惠州人春游踏青或重阳登山,携酒于此鸟瞰惠州,饱览湖光山色,“飞鹅览胜”之景由此而来。这座奇特的山岭,还与一个上千年传说密切相关,连接着惠州这座城市开埠的历史。相传南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来到岭南广州,“梦游”罗浮,乘坐木鹅船逆东江而上,抵达惠州,环视四周,江湖相连,水天茫茫,谢灵运只得在小船里过夜。第二天,木鹅船化成一座小山头,谢灵运就在山头上羽化升天。这座小山就是惠州城南的飞鹅岭,惠州因此得名“鹅城”。年12月,“鹅城传说”入选惠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专家学者指出,鹅城传说是岭南地区产生较早、流传较广、影响较深的口头文学,具有珍贵的文学价值,同时为书画、雕塑、舞蹈等艺术创作提供了珍贵的素材。它所蕴涵的哲学、宗教、艺术、语言、风俗等内容,对惠州地区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具民俗学研究价值。”舞火狗“传统舞蹈。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供图 舞火狗年,流传于龙门县蓝田瑶族乡的“舞火狗”传统舞蹈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舞火狗”既是瑶族少女的成年礼,也是岭南民族文化的一块活化石。据记载,瑶族“舞火狗”起源于清代初期,表达了瑶族人对狗图腾的崇拜和对成人仪式的敬重。相传瑶族先祖靠狗奶养大,瑶民永记狗作为“再生之母”的恩德,规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夜举行“舞火狗”活动。中秋夜,龙门县蓝田瑶族乡身着瑶族服装的少女聚在一起,由村中妇女在她们的腰部和手臂用山藤捆上黄姜叶,再给她们戴上竹笠并插满香火,把她们装扮成“火狗”。村中长者在祠堂供奉先祖后,少女们即在祠堂叩拜,再到晒场上舞拜几圈,边舞边唱一种旋律古老、悠扬的歌谣。然后,她们穿街过巷,到村中厨灶前舞拜,又绕菜园一圈,每到一处都唱着古老的歌谣。最后,少女们游舞到村外河边,将身上的黄姜叶、竹笠和香火统统扔到河里,象征祛除邪气,宣示成年。此时,对岸的男青年便开始与少女们对歌,在歌声中搜寻爱情信号。文字惠州日报侯县军袁学欢作者/来源:今日惠州网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