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剧,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传统戏剧,明代洪武年间由内地传入大理地区的吹吹腔和大本曲剧合流形成。年,正式定名为白剧。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剧的音乐分为唱腔音乐和伴奏曲谱两部分,其唱腔音乐是由吹吹腔和大本曲两大类组成,此外,它还吸收了部分民间乐曲;而伴奏音乐则由传统吹吹腔的唢呐曲牌、打击乐和大本曲的三弦曲牌组成,它在吸收部分民间吹打音乐的同时,还吸收了歌舞乐。
值得一提的是,白剧的唱词多采用白族“山花体”格式,即“三七一五”或“七七一五”,被人称为“七句半”。它的唱词多用白语或汉语演唱,道白则用汉语白音。
白剧的行当分为正生、须生、英雄生、花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苦旦、武旦、摇旦;黑净、红脸、大花脸,二花脸;大丑(袍带)、中丑(方巾)、小丑(旗锣伞报)。
白剧的表演规律严谨,节奏鲜明,不仅舞蹈性强,其表现力也很强。它用红、黑、白、蓝、紫5色的独特脸谱来区分不同的人物性格。
白剧的内容主要有袍带戏、生活剧、民间传说故事剧、新编历史剧以及现代戏5类,目前收集到剧目大约多个,其中传统剧目多个。代表性剧目为《血汗衫》《火烧松明楼》《瞎子洗澡》《张浪子薅豆》《三国》《说唐》《红色三弦》《火烧磨房》《访白袍》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杨晓君